建立“鹰眼”系统采集重要音视频资料,为检察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智能化辅助 沾化区检察院为法律监督插上信息化翅膀

滨州日报 2018-12-13 10:42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见习记者康曌通讯员王如英李勇强

如何让法律监督插上信息化翅膀,是新形势下探索检察职能与大数据平台相结合的重要课题。

沾化区检察院根据工作需要,对原有的侦查指挥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建立“鹰眼”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重要的音视频资料,实现了大范围、深层次、实时性的资源共享和数据检索,为检察工作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智能化辅助,为发挥法律监督职能打造了信息“高速公路”,极大提升了办案质效。

通过“鹰眼”系统,多年来沾化区检察院被评为全省“双无”(无违法违纪、无责任事故)检察院,派驻下洼检察室被评为全省“双无”检察室。

整合音视频资源,实现实时办案指挥

“鹰眼”系统可以整合音视频资源,通过对检察院内刑事办案区、检察宣告庭、看守所讯问室等处的监控,实现实时办案指挥,开展法律监督。

“由于分管业务口,当检察官讯问被批捕的犯罪嫌疑人时,我在检察指挥中心可以观看讯问全程,了解重大案件具体情况,还可以适时指挥,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该院副检察长张玉合说。

“鹰眼”系统接入了平安城市系统,可以将全区重点部位摄像头采集到的音视频数据传输至指挥中心,方便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交通肇事案件、紧急聚众事件、刑事案件等进行调度监督。

“当交通肇事案件发生时,我们通过调取‘鹰眼’系统收集的音视频资料,及时与侦查机关移送的证据材料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出入,可以提出检察建议,要求公安机关进行纠正。”侦监科科长刘利国说。

“鹰眼”系统还通过对法院审判活动的实时监督,实时采集法院审判庭音视频画面,为公诉人员提供实时指挥和协助。

在一起案件的第一次开庭审理时,被告人当庭翻供,使庭审工作陷入被动。沾化区检察院利用“鹰眼”系统进行了远程视频连接,及时了解到案件进展情况,拿出反制措施,指挥公诉人沉着应对,打消了被告人侥幸心理,确保了庭审的顺利进行。

实时采集看守所监控资源,保障监管场所安全稳定

在沾化区看守所,“鹰眼”系统也发挥着巨大作用。它可以实时采集看守所监控资源,便于派驻看守所检察室的工作人员及时纠正监管违法行为,保障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

刑事执行检察科负责人刘芹田说:“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系统储存的数据,还原事实真相,为履行监督职能提供最直接、最有效力的证据。”

“鹰眼”采集的数据还被录入沾化区检察院自主创新研发的刑事执行检察研判中心,为看守所各类数据分析、业务指导提供了基础信息来源,提升了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开启远程接访和业务受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鹰眼”系统在深化检察机关“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坐在检察指挥中心,我们可以面对面受理群众对民事案件的监督申请,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群众,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民行科负责人李树森说,通过与距离四五十公里之外的派驻基层检察室进行信息数据连接,就可以进行远程接访和业务受理。

结合“鹰眼”系统,沾化区检察院还建成了网络督查中心,实现了监控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对工作纪律、出庭规范、办案纪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实时监督,实现督查内容标准化、督查程序规范化、督查模式即时化,增强了监督工作质效。

该院检察长黄鲁滨说:“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同行政执法机关进行联系对接,争取把国土、食药、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的信息资源接入‘鹰眼’系统,汇集执法信息,分析执法行为,为实现全方位法律监督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滨城区审计局出具首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意见书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城讯(通讯员李宁报道)近日,滨城区审计局在对某乡镇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出具了首份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意见,...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