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中街道集中整治城市不文明现象 不让非法停车和广场舞扰民再“任性”

滨州日报 2018-12-06 11:54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丁春贵通讯员郑义张光彩报道)“把机动车停在人行道上,让行人怎么走?”“只图自己方便,却妨碍了别人,确实不应该。”11月27日上午,一辆白色小轿车在剧场街西门占用人行道停车,被执法队员依法处理,得到了市民的称赞。

据介绍,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人行道停车、私占停车位、广场舞扰民等问题,滨城区市中街道通过城企联动、城警联动、城交联动、城食联动、城环联动、城社联动“六个联动”,强化动态巡逻,进行了集中整治。

针对商场周边存在机动车、电动车、自行车占用人行道等不文明现象,市中执法中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处置各类不法行为2000余起。同时,在辖区各大商场周边,科学划定近3000米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可容纳万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并实施“非机动车摆放百分制管理法”,督促商场参与管理,实现了管理的“常态化”。

商业中心的街头流动小吃摊贩较多,且大多没有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投诉小吃摊营业造成路面油腻、油烟噪音扰民的电话也持续增加。由于小吃摊流动性强,市中执法队员进行错时巡逻,除了正常工作时间,安排早中晚班进行巡逻,平均每辆执法车每天巡查辖区五遍,近110公里,执法队员每天步行执法10公里以上。今年以来,清理占道经营小商贩1200余次,清理店外摆放650余次,规范烧烤摊31家。

今年以来,特别是高考期间,城市广场舞噪音扰民投诉增多,市中执法中队由于没有噪音管制的法律权限,接到投诉后只能口头警告教育。该中队总结城食联动的经验,确定了有权管理噪音污染的环保执法机构,利用对讲机、微信群建立起实时联动的综合执法方式,执法中队负责全面巡逻,环保执法机构负责重点处罚,噪音污染处置效果良好。

市中街道还开展了“市中城管活动日”,组织执法队员与经营业户进行“角色互换”。一方面让执法队员体验业户经营,及时了解业户诉求;另一方面让经营业户近距离感受执法工作,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同时,执法中队设置了热线电话,实行首问负责制,并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微信平台,搜集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逐渐建立起城市管理长效治理机制。

新闻推荐

六旬夫妻携手签下遗体捐献协议书

工作人员指导夫妻二人签字、按手印。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邵一娟通讯员张志刚报道)11月26日上午,滨城区秦皇台乡前杜...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