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蹚路众人跟上,大郑村叫响“黄河韭菜”
农村大众报滨州讯 (记者孙成民 张天银 通讯员王延芳)今年春天,滨州市滨城区梁才办事处大郑村村民,谈得最多的是韭菜,尤其是在村民王岩峰的韭菜地里打过工的。王岩峰有55个大弓棚韭菜,每个占地4分,每茬割了多少、多少钱一斤卖出去的,都通过给王岩峰打工的村民,迅速在全村传开。“种韭菜让王岩峰发了。"有村民这么说。
大郑村在黄河岸边,黄河土黄河水种出来的韭菜好吃,这点村民祖辈都知道。每家种一两畦子韭菜,自己吃不完,拿到集市上卖,越来越不够工夫钱,没有村民觉得种韭菜是个生财之道。
去年春天,在第一书记高波的鼓动下,王岩峰流转了村民80亩土地,种植以韭菜为主的蔬菜。为此,王岩峰成立了蔬菜合作社,村里注入10万元的扶贫资金,王岩峰每年除了要拿出1500元用于扶持贫困户,还要交给村集体1万元。
王岩峰的55个大棚韭菜,今年春节前开始收割,忙不过来,就雇村民来帮忙。他优先雇上了岁数没法外出打工的村民。四茬韭菜卖完后,帮王岩峰在棚里忙活的村民都能大体算出一亩韭菜的收入:1.2万元。
王岩峰说,建一亩地的弓棚,费用约5000元。一亩韭菜一年能收入1.2万元,棚间露天种的白菜、萝卜之类的,够种子肥料费用。“费用中最大的部分是人工费,除去人工费,还能有5000元的纯收入。如果村民自己种,自己的工夫不算钱,纯收入要高很多。"王岩峰说。
今年春天,到王岩峰棚内看韭菜的村民越来越多,有些村民是一趟趟地去看。他们在算这样一笔账:一对年轻些的夫妻,能管理5亩韭菜,一年能有5万元的纯收入。在家种韭菜,不用再离别,不用再一年到头地等待,这更让村民动心。因为这一原因,全村的弓棚韭菜到今年4月份已经发展到100多个。
“种得越多了,名声越大,我们的韭菜越好卖。"王岩峰说。他想的是,尽快带动全村发展起150亩的韭菜,而且是一年四季收割,让大郑成为一个韭菜种植专业村。
◎后记
分散、零散种养,毫无计划性可言,不但难以统计种养数量,而且更难以形成市场。只能用传统的提篮小卖的方式来销售,更容易在小范围内造成多了或少了的问题。
国家提倡的农业生产种养功能区,其实质就是根据某一区域的种养传统、自然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形成一定区域范围的特色种养。解决中国农业生产的分散、零散问题,建设农业生产功能区是个很好的途径。这当然不是短时间内便能普遍建立起来的,但对于一个村而言,首先要根据自身特点,集中发展一两种特色种养,先在一个村形成某一两种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然后政府加以鼓励、引导,向周边村扩散,逐步形成更大的农业生产功能区。
新闻推荐
周边绿地提升改造工程已完成苗木栽植 新栽数百株乔灌木打造更美绿地景观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任斐通讯员窦玉芹孙建琨报道)近日,记者在市城管执法局园林处获悉,目前周边绿地提升改造工程已经完成苗木栽植,工程计划于“五一”之前完工。据悉,周边绿地提升改造工程位于黄河...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