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唤醒了这些孩子的诗意
本报记者徐洁
流鼻涕的冬天
陈紫瑗|9岁
一场大雪过后
冬天感冒了
路过森林的时候
鼻涕落在树枝上
一根一根
晶莹发亮
前不久,一组孩子们的诗走红网络,灵透的诗句包括但不限于“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春天来了/我去小溪边砸冰/把春天砸得头破血流/直淌眼泪”……小诗人朵朵、铁头等的名字也随着他们的诗句被大家熟知。
有人说,诗人是最早得到上帝糖果的人。上帝把诗与爱都放进了他们的眼睛,我们在这个冬天,有幸被灵性的诗句击中,分享到了“上帝的糖果”。诗是奢侈品,却被孩子轻而易举地撷取了。今天,与其问诗与小诗人是“如何炼成的”,不如对“教育的唤醒和守护”这一话题重新思考。
>>出口成诗,父母帮他们拾起珍珠
最近,被称为“中国最小诗人”的朵朵又“诌”诗了:“我赠送你钱/一把又一把的钱/可我的钱越来越少了/最后没有了/我还是要/把一把又一把的空气送给你。”朵朵爸爸王长征从来不用“写诗”“作诗”,而用“诌诗”二字描述一首首诗的诞生,比如这首《赠送》。
全家饭后在沙发上聊“有钱没钱”的话题,朵朵信口说出这么几句,再次给了王长征一点小惊喜,他马上把这几句话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滨州的朵朵,2010年出生,五岁出版原创诗集,获封“中国最小诗人”。
第一次,王长征觉得朵朵的话有“诗性”是在她3岁的时候,他带朵朵去上国学堂,结果忘记带书了,女儿用稚嫩的声音说:“那你让朵朵读桌子吗?”王长征觉得这话有意思,就马上记录下来,不承想,从此成为女儿的“侍书郎”。
如今,朵朵已经八岁,会写不少字,但正儿八经自己写下来的诗不多,多数是不经意间的妙语连珠,而王长征就跟在女儿身后捡拾着一粒粒的珍珠,乐此不疲。他本人,也是一位作家和诗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长征曾说,我没有教过她(写诗),孩子的诗意非常薄弱,不注意,就会吹飞了。
北京一位小诗人铁头,他所创作的诗歌《今天妈妈不在家》曾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小时候的一天,阳光很好,铁头转头对妈妈说:“我想到阳光里洗洗手”,妈妈也忍不住惊讶小小的身躯里爆发出的想象力,于是帮他记录下来。铁头的父母是记者,他的姥爷是一名作家。
这些小诗人中,多多少少家族中有着文学的基因,有些还是“诗二代”。不过,在他们的家庭中,孩子们的诗性绝非刻意地培养,也没有成人的润色和加工。小诗人们突然间“说漏了嘴”,有着文学体验的父母犹如遇见珍宝般欢喜,天然地记录、发自内心地赞叹带给孩子们鼓励和引导,反反复复,一首首灵透的儿童诗从孩子们心中流淌出来。
>>在孩子眼中,世界就是诗中的样子
台湾作家席慕蓉也有给女儿做“侍书郎”的经历。小女儿晴晴九岁时,一家在佳洛水玩,她去买票,女儿在门口等,这时候,突然飞来一只蝴蝶,轻轻巧巧地闯关了,直接飞到闸门里去了。
“妈妈!妈妈!你快看,那只蝴蝶不买票,它就这样飞进去了!”席慕蓉大惊,“快点,快点,你现在讲的话就是诗,快点记下来。”女儿惊奇地看着她,不太相信。席慕蓉说,诗是一种情缘,该碰上的时候就会碰上。
女儿抓起笔,写下一首诗:“我们到佳洛水去玩/进公园要买票/大人十块钱/小孩五块钱/但是在收票口/我们却看到一只蝴蝶/什么票都没有买/就大模大样地飞进去了/哼!真不公平。”直到这首诗被发表,孩子终于相信这是一首诗了。
在山东书城,一本精选了七十多首3-13岁小朋友写的诗的诗集——《孩子们的诗》不难被找到。正如该书开篇所说:这本书中的诗都是孩子们写的,虽然他们或许并不认为自己写的是诗。王长征说,那是因为在孩子眼里,世界本来就是诗中所说的这个样子,没有经过大脑丝毫的理性加工。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林静一直欣赏并喜爱真正的儿童诗。她说,儿童诗是孩子本真的心灵与现实碰撞时一瞬间的迸发,这种情感的狂欢其实也最贴近诗歌的本质,世上很难找到比孩子的诗更贴近心灵的表达,其中纯粹的东西过了某个年龄就再难找回,一个大人刻意让自己回到童年,坐到书桌前告诉自己“我要给孩子写诗了”,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
有一回,林静去内蒙古旅游,公路紧贴着绵延的山,她身后的座位上,一位三岁的孩子一直盯着山头躲藏着的夕阳,用稚嫩的声音说:“太阳把山咬了一个窝”,林静听到后惊讶地回过头,而坐在身边的妈妈却没有任何反应,只在担心孩子坐车太久太累。
不过幸运的是,这位妈妈没有鼓励,但也没有打击和压制孩子,有的父母此时会说“不要胡说”,或者阴阳怪调地模仿孩子,或者表现出不屑,在反复打击了孩子美的直觉后,一粒诗意的种子可能再也不会发芽了。
>>写诗有点像拍蚊子
朵朵一首名为《回到地面》的诗深受网友喜爱:“要是笑过了头/你就会飞到天上去/要想回到地面/你必须做一件伤心事。”易中天读后忍不住回诗一首:“哎呀/那可不容易/再说我们也不想让你伤心/所以/可别笑过了头。”
诗是什么?《孩子们的诗》一书中的小作者、七岁的李雨融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写诗有点像拍蚊子/有时候我一不小心/就按死了一只/有时候/我拼命地拍打/却怎么也打不到它/我觉得写诗/就是这样。”一个宏观而庞大的命题顿时明朗。
济南舜耕小学语文老师窦成华喜爱诗词,并常带学生阅读创作诗词。在她看来,诗就是长短句,她从不把诗当成任务和作业让学生创作,不如自然而然地创作来得舒服。在她任教的六年级(4)班,窦成华总是对学生说,要将对世界认识的“第一印象”表达出来,玩偶、钢笔、个人的思考、不可预知的畅想都可以拿来写诗。
六年级的孩子诗中已然没有了最纯粹的童真,有的是临近青春期的朦胧、略显宏大的家国情怀,或者干脆是精雕细琢的写景抒情。窦成华说,六年级的孩子有了阅历与知识、思考与顾虑、定位与评价,这就是成长,而诗歌怎能与生命割裂开呢?读诗、写诗,与诗人及自己的灵魂对话,诗性的美一定会成为孩子成长的能量。
林静也曾经为儿子记录下“冬天的大树是光着身子的”,如今,十岁的儿子徐知临已出版了自己的书《小豆丁幼儿园成长记》,但很难再说出类似的话了,“不要紧,童真是一块永远的绿洲,任何时候想回去都可以。”林静说。
>>唤醒教育,才能守护小诗人的灵性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说,人工智能并不可怕,怕的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在人工智能成为发展新趋势的时候,他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摒弃同情心和价值观,并且不计后果。
在智能时代,诗性的思维、对美的感知才是人类葆有的最后的尊严,使人类不被机器取代。
两年前,朵朵入学时,王长征曾经担心,中规中矩的学校教育会不会把孩子的诗意教没了,两年来,他与老师都在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孩子强大又脆弱的天性,将自由和褒奖给予孩子。一次讲座中,一位老师问他,就这么自由自在地写诗,考试怎么办?他反驳说,今后的考试选拔难道不喜欢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孩子吗?朵朵在看图说话中写“雾霾像个小怪兽”,也能得高分。
课堂上,窦成华对一名被辅导班“绑架”的学生说,你不是学习的机器,你是一个生命、一个人,你应该在土壤中汲取营养、吸吮空气,可以向着太阳生长也可以沐浴阴凉,你不要做一个机器,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
在他们看来,孩子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粒种子,他们的心中藏有一座天然的宝库,而教育其实是在打磨一把钥匙,有一天把宝库开启,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重温这句话时,我们发现,其实这就是一首美的诗。
新闻推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撤销台联界别的决定(2017年12月26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根据中央统战部要求,凡是没有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同意杨玉鑫等四位同志辞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职务的决定(2017年12月26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常...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