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以县(区)组建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为平台,服务外经贸企业发展 市商务局把联合会建设成外经贸企业的“娘家”

滨州日报 1985-10-01 00:00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李伟伟通讯员左香泉报道)近年来,市商务局立足服务外经贸企业发展,探索以县(区)组建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为平台,重点吸纳外经贸企业入会,借助工会职能,及时反映和协调解决会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难题,形成“政府-企业-联合会”的良性互动格局,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全市七县(区)已成立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六家,会员数量240个,涵盖职工46700人。市商务局连续四年被省外经贸工会表彰为“山东省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

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成员单位都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些企业有诸多相近之处,可借联合会平台,组织所属企业工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劳动竞赛等具有产业特色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外经贸职工创业、创新能力和技能素质,调动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市商务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多次听取外经贸企业联合会组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县(区)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推动工作意见,为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并邀请省外经贸工会到滨州市进行调研指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路径。

根据各县(区)商务局工会组建运转的不同情况,市商务局对各县(区)商务局分管企业基本情况、建会情况、运营状况、职工工作等进行了深入了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组建县(区)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沾化区作为组建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的试点,鼓励其先行先试。2016年9月滨州市第一家县(区)外经贸企业联合会——沾化区外经外贸企业工会联合会成立,标志着商务系统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016年6月,市商务局与市总工会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县(区)外经贸企业联合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先搭台,后唱戏”“先组建,后规范”“整体推进,不留空白”的思路,对严格程序、依法组建,建章立制、定职定责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2016年9月份市总工会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工会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依托商务局建立滨州市外经贸企业工会委员会,对应省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委员会,覆盖商务局所辖内贸、外贸企业工作,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市商务局在外经贸企业工会联合会县(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建立滨州市外经贸企业工会委员会,重点吸纳外经贸企业入会,切实把联合会建设成外经贸企业自己的“娘家”。他们将把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促进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充分利用企业联合会这个平台,推动会员企业“抱团发展、创新发展”,着力建设一批在行业内有话语权的外经贸龙头企业。同时,充分发挥好外经贸企业联合会政企互动的纽带,及时反映行业和会员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难题并帮助解决。

新闻推荐

彭李实现全区“六城同创”现场观摩“三连冠”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城讯(通讯员夏玉忠报道)5月25日,在滨城区第三次“六城同创”现场观摩会议上,彭李街道再次取得第一名,荣获全...

滨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滨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