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想兴村,一个想致富 叔侄俩上演“葡萄戏”
5月12日晚上,梁文文又走进梁圣泽家。他们两家是邻居,又是叔侄:村党支部书记梁文文今年42岁,辈份大,是叔叔;梁圣泽今年50岁,辈份小,是侄子。
惠民县桑落墅镇河南梁村的这对叔侄,这二三年相互串门成了家常便饭,他们串门所说的主要话题是葡萄。12日晚上这对叔侄聊的,是卖葡萄。再过10天左右,梁圣泽建在35亩地里的7个大棚的葡萄就可以采摘上市了。
叔侄二人估算了一下,7个葡萄大棚,按棚内面积算,一亩地能采3000来斤葡萄,市场预估价是每斤15-20元,一亩纯收入最低是2万元。“这35亩地,今年至少能给你带来60万元的纯收入。”梁文文说。
对这个估算,叔侄二人都很满意。梁圣泽的满意,是他种葡萄三年,就能挣大钱了;梁文文的满意,是他看到了产业兴村的希望。
3年以前,河南梁村没有一棵葡萄树,梁圣泽还是一个水果贩子。梁圣泽贩卖的水果,以葡萄、冬枣等为主。梁圣泽贩葡萄时,他很清楚会管理的农民,一亩葡萄一年能挣多少钱。“我四处贩水果,一年忙得团团转,挣得钱还不如农民在家里种几亩葡萄。”梁圣泽说,这让他动了心思。
2017年冬天串门时,梁圣泽说出了自己的心思。梁文文听了大感兴趣,他正在愁着村里没个产业,村民从地里收入太低,不得不外出打工。
村边有片涝洼荒地,成了村民倒垃圾的地方。村里将其垫平了,垫出5亩多地来,正不知道该干什么用。梁圣泽承包了这片地,2018年在上面建起两个葡萄大棚。
2019年,在梁文文的帮助下,梁圣泽又流转了30亩地,新建5个葡萄大棚。梁圣泽这些年贩水果挣的钱,建前两个大棚时就花得差不多了。建后面5个大棚时,梁圣泽真犯了愁。梁文文就用自家开的超市作抵押,帮他贷来了30万元的款。
“这7个大棚葡萄,虽然挣了钱归我,可实际是我们两个人建起来的。”梁圣泽说。“你挣了钱,村民跟着学,村里有了产业,就是全村人在挣钱了。”梁文文说。
其实,叔侄俩在3年前打算种葡萄时,就达成了以下共识:梁圣泽带好头,梁文文在村里吆喝,用最短的时间,让全村发展起150亩大棚葡萄,让全村500来口人,在葡萄上挣钱。
今年5月初,这对叔侄觉着他们3年前的想法快要实现了。再过10来天,村民看完梁圣泽卖葡萄后,梁文文决定再组织一批村民到莱西,看看当地农民是如何靠种葡萄致富的。“知道梁圣泽种葡萄挣了多少钱,看了莱西农民靠种葡萄过上好日子,不让村民种葡萄都不行。”梁文文说,“关键是村里如何做好规划和引导。”
梁文文担心村民的大棚葡萄种起来后,卖是个问题。对此,当了多年水果贩子的梁圣泽觉得一点也不是问题:“葡萄种多了、种好了,会有人上门,咱村里就是市场。”
对于河南梁村能形成个葡萄市场,梁文文很期待。“到那时,再说起我们村,很多人就不会再说河南梁了,而是叫葡萄梁了。”他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孙成民
通讯员王敏张园园
新闻推荐
渤海区党委书记王卓如:发动群众集中财力物力支援华东战场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邱芹通讯员赵利华
王卓如(原名王立仁),1911年生出于河北省濮阳县(今河南省内黄县)六村乡后化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是冀鲁边抗日根据...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