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落户村里的生态研发基地发展项目黑楼村“借鸡生蛋”增加集体收入

农村大众报 2021-01-06 14:11 大字

农村大众报惠民讯(记者张天银通讯员王军)惠民县孙武街道高官社区黑楼村村民李秀华,每天都去家门口的“蛙声小镇”有机生态研发基地分拣黑豆。

黑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召河说,2019年市派第一书记吴鸣镝进村任职后,与“蛙声小镇”有机生态研发基地协调,让年龄较大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进基地做工,李秀华就是其中之一。

黑楼村是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有耕地715亩,村民145户、486人。人均不到2亩地,村民靠种地,收入很难提高。吴鸣镝进村入驻后,经过调研,与村干部、村民达成共识:利用好落户在村里的“蛙声小镇”有机生态研发基地,来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

“蛙声小镇”坐落在黑楼村,它是融农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旅游休闲、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循环农业实践实训于一体的有机生态研发基地,今年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包括黑花生、旱麦、黑绿豆、紫芦笋等。

“基地作物从播种、管理,到采收、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现在在基地务工,村里男劳力每天工资100元,女劳力每天工资80元,年轻人外出打工,年纪大的人也可在家门口赚钱。”李召河说。“蛙声小镇”流转村民440亩土地,一亩地每年1000元。这样,每年的流转费就给村民带来了44万元的收入。村民李广春把家里的4.3亩地流转给了“蛙声小镇”,安心去了一建筑工地干电工,妻子崔爱梅开了一家理发店,一家三口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在流转土地过程中,村集体成立合作社提供服务,一亩地有30元的管理费,一年为村集体增加了1.32万元的收入。

“村里没有闲置的土地资源可以利用,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增收,黑楼村只能拓宽渠道,‘借鸡生蛋’。”第一书记吴鸣镝说。

吴鸣镝说的“借鸡生蛋”,是指这个村2020年7月份成立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合作社与“蛙声小镇”合作,在小镇中建了一座120平方米的超市。据估算,按目前每年研学游游客5000多人来看,超市每年能给黑楼村村集体增收5万元,加上其他村级集体项目收入,村集体收入每年突破10万元已经不成问题。

新闻推荐

惠民举办绳网产业招商推介会

农村大众报惠民讯(记者刘真真)12月25日,2020年(首届)中国化纤绳网高端装备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暨全国化纤绳网产业招商...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