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白蜡、国槐生产基地和绿化苗木交易市场,目前全县各类花卉苗木生产总面积达18万亩,年产值突破20亿元,从业人员4万余人,带动群众增收9亿元

滨州日报 2019-04-24 11:32 大字

?惠民县大力建设优质苗木基地,并注重发展林下经济。(资料片)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康通讯员刘以明王军李光锋

惠民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山东省苗木示范县”。该县培育了“惠民白蜡”“惠民短枝红富士”“惠民蜜桃”等特色树种,建设了一大批优质苗木基地,形成了以皂户李镇为主,中国北方花木博览园为中心的交易集散地。皂户李镇也因此被冠以“白蜡之乡”美誉,是“全省十佳苗木乡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苗木花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惠民县苗木产业发展迅速,特色明显,成为当地特色富民产业,也成为了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

一直以来,惠民县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坚持以价值链为核心,全生命周期打造产业链,初步形成了以苗木繁育、林下经济、组培工厂、基因研究、园林设计、园林机械、数据信息、乡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

截至目前,全县各类花卉苗木生产总面积达18万亩,年产值突破20亿元,市场销售额达50亿元,发展大型苗木种植基地31家,苗木专业种植业户1万余户,从业人员4万余人,各类苗木销往20多个省区市,带动群众增收9亿元,切实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福祉。尤其是近年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县新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基地近百处,面积超5.5万亩,形成了“惠民白蜡名扬天下,惠民国槐享誉四海”的品牌优势。

随着4月20至22日第八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交易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惠民县苗木产业再次得到提振。造型树木、盆景等新元素的加入,白蜡、国槐、盐松等大乔木品种以及耐盐碱植物专业选育、培植研究,中国林学会、国家种质资源平台和众多专业教授、学者的支持,都在推进着全县苗木产业提档升级。

市领导在展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苗博会是惠民苗木产业蓬勃发展的硕果,是滨州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交易博览会已连续举办八届,参会人数累计突破50万人次,现场交易额10亿元,已经成为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苗木盛会,更为惠民乃至滨州市搭建起了扩大开放、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次苗博会,突出雄安新区等区域的苗木需求导向,组织开展北方苗木生产与绿化工程对接交流、园林苗木产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继续引领苗木产业健康发展,必将推动惠民乃至滨州苗木产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目前,惠民县黄河三角洲苗木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实体苗木集散地。今年,惠民县正推进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6000亩的花卉苗木示范区,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白蜡、国槐生产基地和绿化苗木交易市场。

新闻推荐

精致农业:这里的西瓜为何36元一公斤??

新华社济南4月14日电(记者邵琨)三月底,正是北方乍暖还寒时候。距离普通露天西瓜上市还颇有些时日,但瓜农路林峰却早早...

惠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惠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