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香菇产业贫困户赵庆友实现脱贫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炜通讯员宋延武董士坤
“快进屋,屋里暖和!”1月31日,腊月二十六,刚走进院子,赵庆荣就拉着记者的手,把我们一行让进屋里。崭新的房子里,炉火正旺。
赵庆荣的老伴赵庆友拄着拐杖,也热情地欢迎我们。“他这段时间得了肺炎,一走路就气喘。”赵庆荣对我们说。
74岁的赵庆荣和70岁的赵庆友,是惠民县胡集镇南王村人。老两口相依为命,家里有三亩多地,一直种植玉米和小麦,年收入3000元左右。随着他俩年龄增长和生病,种地也力不从心,成为村里的贫困户。
南王村共165户、628人,耕地878亩,是省定贫困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只有全镇平均数的一半。2016年初,经过精准识别,共确定贫困户50户、贫困人口162人。
2016年,省定贫困村扶贫专项资金30万元拨付到了南王村的账户上。南王村及时召开村“两委”、党员会议,集中研究扶贫项目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无论地理位置、土壤气候,还是种植传统等方面,均适宜发展香菇种植项目。
随后,南王村严格程序,高效推进,利用扶贫项目专项资金30万元,新建3个新型示范种植大棚,每个新建大棚占地面积405平方米。3个大棚为贫困人口提供32个就业岗位,全村贫困户仅务工报酬就有2.16万元。
在“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和胡集镇政府的帮助下,南王村又筹集27万元,新建了3个同样标准的大棚。这样,南王村香菇扶贫项目实际投入资金57万元,6个新型示范种植大棚,年效益涨了一倍。2017年,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南王村又新建3个香菇大棚。2018年,在市派“第一书记”的协调下,新建8个香菇大棚。目前,南王村大棚总数达到17个,同年8月份,“南王源”牌香菇走出村庄,走进城市居民的菜篮子。
2018年,南王香菇扶贫项目收益105200元,覆盖包含本村15户42人在内的全镇860户154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村集体收入从过去的不足6000元,增加到现在的15万元。截至2018年底,村里的贫困户全部脱贫,目前还有12户、42人享受扶贫政策。
在赵庆友家的墙上,记者看到一张《家庭情况明细表》,上面的年总收入为18751元。其中,香菇产业的分红有三次,2018年1月份440元,9月份1200元,10月份4300元。此外,还有光伏分红1200元、乡村医生补贴4800元,养老金2724元,退伍军人补贴690元等。
去年,老两口的三亩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集体。他们家住了30多年的土坯房,在2017年被鉴定为危房,国家补贴1.7万元,自己花了1.5万元,新建了三间砖瓦房。
“现在,吃喝住不用发愁,生病花钱能报销,”赵庆友说,“镇上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每个月还来打扫卫生,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
新闻推荐
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一往无前!日前,滨州两级法院邀请17名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见证“破解执行难”冬季攻坚专...
惠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惠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