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知青岁月

淄博日报 2018-04-20 09:51 大字

□郭振华

上世纪的60年代末,在淄博曾先后有数万名知青从城市走进农村。当时的知青,一部分被派往甘肃、青海等偏远的省份。还有一部分则被安置在与淄博近邻且又相对较穷较落后的滨州市惠民地区农村及本市区县农村。

劳动,尤其那些又苦又累又脏的农家活,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城市的青年学生,甭说让我们动手去干,就说做梦也不会想得到是些什么样儿。然而,现实环境比我们预想的还要艰苦!

老知青王兆裕回忆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虽说在下乡前都有过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但是与想象中的农村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女知青刘爱久和李英奎在她们的《忆我的知青下乡生活》中这样描述道:“首先要过生活关。我们刚到这里时看到的土地几乎全是白茫茫的,井水是咸的,喝几天后嗓子就哑了,而且,喝的开水都是蒸干粮时自己拢火,用大铁锅拉风箱烧出来的蒸馏水,更甭提用碱水和面做出的高粱玉米面饼子,吃起来直在嘴里转根本就咽不下口,最要命的是烧饭时遇到下雨天,柴草不干,灶底只冒烟不着火,呛得满眼泪流,因此刚下去那会儿,俺是一面哭一面烧……可时间一长,慢慢的也就习惯下来了。再是要过跳蚤、虱子关。下乡没几天,自己的头上、衣服里就已爬满了虱子,夜里睡觉被窝里也都是跳蚤。咬的俺浑身是疙瘩,奇痒难忍。没办法就在席底下撒上一层六六粉农药,谁知没管几天的事,就又开始折腾了。最后才是劳动关。惠民地区当年全是盐碱地,庄稼长不好,撒下的麦种来年只长到不足一尺高,麦熟时只能用手将其连根拔起。然而,大家下地干了不一会儿,手上就已磨起了血泡和一道道血口子,手痛得不敢攥,腰痛得就像要断,直都直不起来,大家只好蹲着拔,谁料想,没过多久,一个个的胫骨前肌早已酸痛酸痛了,这时有人已开始落泪……幸好,大叔大婶们主动上前教我们拔麦的要领,知青们终于又鼓足了干劲,坚持了下去……”

在那个年代,惠民地区尤其惠民县水利工程几乎是长年不间断的。从县到村层层都有相应的硬指标。到马颊河出夫(出河工),在那年代,知青们夏天烈日当头和广大农民一样赤身裸背地站在河道里挖河泥,皮肤被晒的出了水泡,水泡磨破被汗水一浸,揪心的痛。冬天寒风刺骨,双脚站在刺骨的冻水里修堤坝,无情的寒风吹打着知青们的脸,脸庞被冻的青一块,紫一块,一天下来,个个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透风漏气的“卧棚”休息,当躺在冰哇哇的被窝里时,整个身子都在瑟瑟发抖,一个个就像虾米一样,蜷曲在土炕上,熬等天亮……简直比夏天的蚊叮虫咬还难熬。其实,白天夜里都够呛!就单说锄草吧,这在庄稼活里应该说算不了什么事儿,可是一到了七八月份为玉米地锄草时那简直就是活受罪!此时天气特别闷热,尤其一阵暴雨过后,太阳毒晒,人在田里锄草就像处在今天的“桑拿”一样蒸腾;此时玉米恰好长到一米左右高,当人弯腰低头锄草行进时,玉米叶就会在人的脸上脖子上蹭来蹭去地划,汗水流到被划破的皮肤上时,钻心地痛痒,那个滋味简直无法描述。然而艰苦的农活终使我们深刻理解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

转瞬间,半个世纪过去了,许多都已人事两非。然而,那段岁月,却成了大家难以忘却的念想。怎能忘?是谁在举目无亲,困难无助的时候,大家是怎样互相包容团结,共渡难关。是谁曾以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甚至是手把手的耐心教会我们怎样面对困难,奋发图强。学会拢火做饭,拆洗衣被,纺线织布,做好四季农活。又是谁,曾在我们生病、想家、哭鼻子的时候,悉心照料,开导安慰、陪伴过我们……

2015年11月6日,淄博老知青孙洪刚、李英奎、张晓丽等一行8人重返第二故乡。当年的惠民县皂户李公社康家堡大队,即现在的惠民县宅户李镇康堡村。那天虽然途中下起了雨,但村支部书记却亲自驾车出村迎接。村口悬挂着“欢迎知青重返第二故乡”的大红横幅。村干部和众乡亲也早已在村委会等候多时。当孙洪刚将精心书写并装裱好的一幅书法“难忘第二故乡情”展现在众乡亲面前时,顿时响起了响亮的鼓掌声和欢笑声。他们在村领导们的引导下,参观了现今的康堡村,亲身感受到了第二故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魏集镇设立集中学习月

滨州日报/滨州网惠民讯(通讯员闫玉江蔺扬报道)3月30日,魏集镇召开“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在全镇全面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坚持问题导向,边学习边讨论、边调研边排查、边改...

惠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惠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