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灾保粮食安全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良策
今年山东降雨偏多,尤其是秋收秋种时节出现连续高强度降雨,部分地区农田一度出现大范围积水,对农作物收获和播种造成一定影响。
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即使降雨量远超往年,不少地方的农田积水问题并不严重,甚至并无明显积水,究其原因,这还要归功于“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要想防雨减灾、提高粮食产量,必须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滨州博兴县吕艺镇刘二村盐碱地多,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前,当地农田不仅引水困难,而且排水不畅,农田路网也没硬化,粮食产量普遍在600斤左右。今年玉米收获时,虽然遇到了连续强降雨,但得益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硬化路网和联通沟渠,当地农田并无明显积水,降雨未对秋粮收获造成太大影响,多数农户玉米亩产依然超过千斤。
济宁兖州区地处平原,以前农田灌排问题突出。截至2020年底,兖州区已建设高标准农田40.8万亩,占当地耕地总面积的90.6%。今年,当地强降雨时间长、雨量大,导致土壤含水率高,但农田积水并不明显,履带式收获机可以进地抢收,在部分地块轮式收获机依然可以正常进地,高标准农田的大面积覆盖有力保障了当地秋粮稳产。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能在防雨减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节水、节电、节肥、节药、节人工等方面也均有明显效果,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
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行动。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山东计划到2022年,全省建成65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要综合各级政策、资金等资源,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真抓实干。围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保、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管理利用8个方面,打造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农田,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实现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高水平利用。
新闻推荐
滨州日报/滨州网博兴讯(通讯员梁江山报道)实施养殖证制度是保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减轻渔(农)民负担、增加渔(农)民收...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