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法院“抢救性破产” 75% 的破产企业重获新生颐兴的新生
从执行转破产,从破产清算到破产重整,一家负债超过15亿元的医药器械企业通过司法程序浴火重生,颐兴医疗破产重整案获评山东法院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但这绝不是个案,2018年以来,滨州法院共受理的163件破产案件中,75% 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和解恢复正常经营。从颐兴医疗的破产新生看滨州法院“抢救式破产”理念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危机骤起颐兴深陷债务泥潭
山东颐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年,是一家以医用耗材、生物材料、急救器械为主导,集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医械企业。
2018 年以来,因经营不善、受担保牵连、资金链断裂等原因,债务纠纷接连进入诉讼和执行程序,企业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经营。仅滨州法院受理的以颐兴公司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就有15件,涉案标的额 2.5亿元,总债务额更是高达15亿元,颐兴公司深陷债务危机。
2018年 12月 27日,颐兴公司由债权人申请进行破产清算,后因与七家系关联企业,博兴县法院裁定,合并破产清算。
清算到重整颐兴迎来一线转机
颐兴公司,是滨州唯一一家具有医疗器械三类资质的企业,拥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19个、 专利技术35项,产品包括医用耗材、急救器械及生物科技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和市场潜能。经过综合分析,法院裁定颐兴公司及其七家关联企业由清算转为重整。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医用口罩、医用手套成为稀缺产品。而颐兴恰恰具有对口的生产力:日产注射器150万只,输液器80万只,手套480万只,口罩40万只,并有多条急救器械生产线。
法院在第一时间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前景,许可颐兴公司迅速恢复经营。4个半月时间,仅医用手套单项销售就超过 6.5亿只,销售额超过 2.4亿元。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满足了抗疫需求,实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为避免债务人资产大幅贬值,同时及早引进外部先进的经验、技术和活跃资金,法院积极探索了“重整投资人+托管经营”模式,管理人与一家意向投资人签订托管协议,由意向投资人租赁经营企业。
在两家意向投资人第一轮方案相近的情况下,组织第二轮公开竞价,最终一家意向投资人作出重大的优化调整,其投资报价比债务人资产评估值溢价近9000万元,实现了破产企业利益最大化。
府院联动合作迎来多方共赢
破产案件牵涉面广,审理难度和工作量非常大。政府与法院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政府牵头、法院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的原则,政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协调推进企业风险化解工作。
颐兴公司的债务中,包括银行机构贷款融资上亿元,涉及近10家担保企业,为防止因债务人破产而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当地政府、法院积极协调管理人、重整投资人,在重整投资款中预留金融风险化解资金,专项用于破解金融担保圈,防止金融风险蔓延,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在重整计划外,投资人另行支付 1.2亿余元用于“补贴”民间借贷债权人,50余家30万以下民间借贷债权人获得了全额清偿。最终经债权人会议表决,重整计划顺利通过。
三年,颐兴公司经历了执行案件缠身、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的漫长过程,经过角逐,山东国翼医疗科技公司正式入主颐兴,一个全新的颐兴浴火重生。
浴火重生破产并非企业的不归路
滨州法院坚持“抢救性破产”的工作思路,对破产案件避免“一破了之”,而是区分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在依法保护好各方利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化解市场主体的经营危机,帮助众多企业涅槃重生。
近三年来全市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 163件,盘活土地资源5.48万亩,安置职工 3.26万人,化解不良贷款1100多亿元。
而这 163件破产案件中,有121件是以重整、和解终结破产程序的,这也就意味着近75% 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和解重新走上了正常的经营发展轨道。涉案企业获得了新生,债权人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
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军说,破产不一定就是企业的不归路。 通过司法手段,破产会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拐点。下一步,滨州法院继续坚持“抢救性破产”的工作思路,延续过去好的经验做法,对仍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穷尽一切法律手段帮助其尽快摆脱困境,重新走上正轨。同时,对“僵尸企业”,该出清的就及时出清,以司法手段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尹晓宁
新闻推荐
擂响新春第一鼓 提振干群精气神 滨州日报社论全网传播引强烈反响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董锋磊报道)2月18日,辛丑牛年第一个工作日,滨州日报刊发社论《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呼吁全市广大党...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