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外贸 保畅通 促发展 深度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黄岛海关全力支持口岸提速增效
□马楠 阴之春
1月8日凌晨1:00,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前沿依旧灯火通明,“中远海运阿尔卑斯”轮靠泊后,早已等待在岸边的黄岛海关关员立即登轮检疫、测温流调。紧接着,“OSAKA EXPRESS”等3艘来自国外的国际航行船舶集中靠泊。凌晨4:00,海关关员完成全部船舶的检疫工作,码头集装箱装卸作业一刻也未耽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航运和口岸正常的运营秩序,给港口生产经营带来巨大挑战,多亏了海关关员24小时检疫、风雨无阻,在骤然增加的船舶检疫需求之下,才充分保证了港口船舶的通过效率。”山东港口青岛港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外部协调主任于周讯说,“港口在全球经济放缓与疫情影响双重叠加情况下的逆势而上,与海关的不懈付出和努力密不可分。”
在2020年中国十大集装箱海运口岸营商环境测评中,青岛口岸综合得分位居全国第二位。青岛港是山东港口发展“龙头”、世界第六大港口、“一带一路”交汇点上的重要桥头堡,拥有世界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服务功能齐全,作业货种广,可提供“码头+物流+金融”门到门、端到端全链条的港口物流服务,集装箱、铁矿石、纸浆等货种作业效率保持全球领先,全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6次刷新世界纪录。
在百年老港华丽转型、创造发展奇迹的历史进程中,黄岛海关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黄岛海关更是紧盯“六稳”“六保”,立足实际、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口岸功能,培育新的增长点,推动港口化“危”为“机”,为其逆势而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保驾护航。
先行先试
畅通水陆运输渠道
1月25日,一票品名为“座凳”的跨境电商货物从电商产业园申报、查验、放行、装箱并施加海关电子关锁。在货车经过码头闸口时,系统自动采集电子关锁信息,判别无误后自动解锁,并自动放行货物。
使用电子关锁,海关关员在转关货物运抵口岸后的人工验核封志、人工放行转关单等工作可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实现数据自动比对、自动核销,货物24小时无障碍通关。黄岛海关利用电子锁支持沿黄流域企业属地申报放行、陆路运输至青岛港出口,向内陆企业释放红利。2020年,仅临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就有87票、87箱出口货物享受到了出口便利。
为让内陆铁路沿线企业同样享受出口便利,2020年黄岛海关还提出“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物流监管模式,支持内陆港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这种模式实现了出口报关单和转关单自动化“双放行”、转关单自动核销。企业不需要再到海关递交单证,货物到达码头铁路场站后,无需再堆存、验封,直接运抵码头前沿,解决了铁路入港“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12月4日,从济南关区滨州博兴县“内陆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发运的20个集装箱货物通过火车直接运至青岛港码头前沿。这是滨州“内陆港”通过海铁联运模式出口的首批货物。铁路“内陆港”“一次申报、一次查验、直通直达”的物流模式相当于将出海口搬到内陆企业的“家门口”,为山东内陆以及沿黄流域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相比陆路运输,水路运输有其特殊性,小船与大船衔接不畅一直是令企业头痛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2020年黄岛海关大胆创新,提出“水水转关自动化”理念。通过开发“转关监管辅助系统”,实现转关数据、运抵数据、舱单数据等自动比对、自动放行。企业无需再到码头、海关递交纸面单据,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业务,而且通过系统自动推送的短信可以随时掌握货物的物流信息。国际航行船舶与内支线船舶作业衔接更加紧密。
“‘水水转关自动化’取消了所有面对面的业务办理,业务办理全部自动化。水水转关业务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5天缩短到5分钟以内,并且省去我们跑现场的环节,物流进展也一目了然。很好!很便捷!”青岛联合国际代理有限公司业务主管马志文说。
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部计划主管助理杨玫介绍,新模式使码头物流作业更加顺畅,整体物流实效性提高30%,预计每年为企业降低成本200余万元。
智能监管
提升码头运营效率
在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卡口工作现场,一辆集装箱车正在快速通过卡口,从进卡拍照到抬杆放行,整个过程不过5秒钟。
这是黄岛海关打造的“智能无人值守卡口+远程监控”监管新模式,这一模式将海关监管要求与自动化码头的生产作业环节打通,为所有出闸集装箱建立电子物流底账、实施电子放行,实现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现场监管“零干预”、卡口监管“零驻守”、实货监管“零待时”,解决了以往在集装箱实际出卡口时产生大量禁行数据、需要人工干预才能通行的问题。
“以前拉集装箱最怕在卡口堵车,因为在过卡前要称重、下车递单子、盖章,如果是空箱,还要下车开箱门接受查验,基本上拉一趟集装箱,半天就耗在这里了。”刚过卡口的青港物流司机宋涛说,“不过现在好了,一切都实行电子化了,到卡口不用下车,系统自动扫描集装箱信息,而且在过闸的过程中自动过磅称重,没有超重几秒钟就抬杆放行,和高速公路ETC一样快。”
“推行智能无人值守卡口是黄岛海关样板关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集装箱电子放行的基础上,海关通过加强企业申报管理和码头作业管理,升级卡口信息化管理系统,对99.5%以上的集装箱能够自动抬杆,快速放行。辅助远程监控,卡口实现了海关无人值守的目标。”黄岛海关口岸处处长原亚伟介绍。
“区港联动”
打通物流环节一大堵点
2020年6月5日,来自泰国价值30.4万美元的202吨混合橡胶,从前湾保税港五期集装箱码头经过镰湾河内部通道进入青岛港国际物流园区2号仓库,标志着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区港联动”物流新模式正式落地。
长期以来,港口与特殊区域之间货物流通面临货物入保税物流园需港外绕行,区、港物流区域相对隔离,物流成本高的堵点。黄岛海关从堵点问题入手,联合港口、港区管委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提出“区港联动”这一物流新模式,打通了港口和特殊区域之间的物流通道,实现货物在区和港之间的自由流动。
“区港联动”新模式优化了港区物流路径,支持前湾综保区内保税仓储的进口货物从码头通过内部通道移至特殊区域存储、查验、放行,并通过特殊区域闸口直接提离,改变了之前入特殊区域货物需从口岸闸口出港、再从港外绕入特殊区域闸口的繁琐操作。
“在海关区港联动的优势政策下,进境入园运输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避开港区外道路拥堵情况,单趟运输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至20分钟,节约成本100元,通关效率高了,物流成本也降下来了。”青岛港前湾港区保税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业务主管刘晓芳这样说。
海关借助监管模式创新,推动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自贸政策改革红利逐步显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万余集装箱货物以及5万余吨散装货物通过新的物流模式进出青岛前湾综保区仓库,为企业节省成本100余万元。
贴心服务
推动海洋装备制造业走向高端
2020年10月8日,我国自主建造的全球首个万吨级半潜式储油平台“陵水17-2”船体,在中海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码头装船离港,标志着我国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水平迈上新台阶。“陵水17-2”船体自重约33000吨,长91.5米、宽91.5米、高59米,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相当于3艘中型航母。平台建成投产后将服务于我国首个1500米深水自营大气田——陵水17-2气田开发项目。
同年5月份,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流花16-2”项目陆上建造部分,也在黄岛海关辖区顺利出海,标志着我国大型FPSO高端制造能力获得新突破。
海工项目工期长、体量大、技术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对项目如期推进造成不小压力。面对这些问题,黄岛海关主动出击,指派监管关员与重大项目定向对接,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及时了解项目中与海关监管服务有关的困难和问题,努力做到现场监管服务,第一时间答疑解难,让企业少跑腿,提高工程效率。
针对海上平台项目建造和装船的特殊性,黄岛海关推行“快审批、严监管”,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即时受理企业申请并即时提交,收到批复即时反馈,做到监管围网临时性开拆、审批零待时。
黄岛海关还对重大项目特事特办,实地勘验后予以人工过卡,在确保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特殊监管区域政策满足企业便捷结转的业务需求。
原油船船间直接装卸
拓展口岸功能范围
2020年3月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原油码头,一批7.9万吨进口冷湖原油从“圣拉蒙”轮向“苏尔古特”轮开始船船间直接转运,最终发往印度,这是黄岛海关首次进行原油船船间直接装卸监管业务。
2020年初,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向海关求助,称贸易商BP英国国家石油公司2020年2月22日就已将远期采购的加拿大冷胡石油用30万吨级的“圣拉蒙”轮运抵青岛港。但因疫情原因,原油需求和消耗量减少,港口原油罐容不足,“圣拉蒙”轮迟迟无法卸船,已产生高额滞期费。BP公司无奈要将其中7.9万吨冷湖原油转卖印度。但印度收货港口仅能靠泊15万吨级油轮,这批原油需要在青岛港大船换装小船中转。BP公司本想通过以往保税油罐方式保税转口,但因没有罐容而无法操作,油轮不得不在港口等待罐容,每天将产生6万美金的滞期费等巨额费用。
针对这一从未遇到的情况,黄岛海关对相关贸易商、进口商、港口泊位、原油管线、理货、第三方检测等进行了认真仔细调研,在全面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按国际中转模式申报、海关实施现场监管并事后评估的业务方案,及时高效地办理了该批原油船船间直接装卸的中转业务。
“以前,国际中转主要用于集装箱货种,黄岛海关创新业务思路、创新监管方式,首创了原油货种国际中转。”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商务服务中心主任姜秋宇介绍,“这一监管新模式可直接为客户节约租罐费用79万元、滞期费用252万元,并可为港口增加外贸吞吐量,大大提高港口竞争力。”
国际中转量占比是码头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原油船船间直接装卸的国际中转业务开通后,码头功能范围得以拓展,将吸引更多的中转业务及码头业务,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大宗商品快捷出区
提供便利营商环境
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一辆辆运输棉花、橡胶的车辆快速驶出卡口,以往大量运输车辆聚集在一起后集中出区的景象已经难以见到。
“大宗商品顺畅的出区物流模式是区内企业一年多来的期待。海关给了我们一个惊喜!”青岛裕龙东雍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方勋超兴奋地说。
青岛口岸是我国大宗商品的重要进口口岸,2020年山东省14类大宗商品进口值达4977.3亿元,占山东省进口总值的55.6%。其中纸浆、橡胶、棉花等大宗商品大量通过综合保税区来进行保税仓储、交易后进口到国内,因此其货物出区物流模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之前同一票货物由多辆车运输时,需聚齐全部车辆后方可统一出区,严重影响物流效率,形成长期困扰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综保区企业的“一票多车”问题。
2020年8月,黄岛海关创新开展“大宗商品快捷出区”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大宗商品一票多车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2020年黄岛海关成立了6个自贸攻坚小组,专门进行制度优化创新,‘大宗商品快捷出区’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实践。”黄岛海关口岸监管处监管四科副科长张雨蓝说,“我们希望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真正体现自贸试验区的制度优势,从物流便利的角度为青岛口岸的贸易发展助一份力。”
现在车辆可以分批次出区,随到随放,车辆过卡效率由10分钟/车提升至8秒/车。2020年,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和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共63家经营大宗商品进口业务的仓储物流企业受益,15类大宗商品通过该模式出区1.3万车次。
新起点,新征程,新希望,新活力。黄岛海关将继续坚持开放引领、改革驱动,主动实践探索,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全力支持口岸提速增效,与地方、口岸共同奏响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时代强音。
①国际航行船舶靠泊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
②黄岛海关关员正在对铁路运输转水陆运输的货物进行实际监管
③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
④黄岛海关对中海油工程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围网开拆情况进行巡查
⑤“陵水17-2”船体建设完成,准备装船离港
新闻推荐
临朐县交通运输公司遗失临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09年6月23日核发的注册号为370724018020175的营业执照正、副本,声明作废。...
博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