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南多条道路因粮仓而得名
潍坊在解放初新辟的仓储区,是设市后先行开发的区域。本地俗称该区域为铁路南(今为建设中的潍城区站南片区北部一带)。笔者在铁路南一带曾见到多条以“仓”字打头的城市道路,都因为该地域最早建设的一处粮仓而得名。
南大营粮库兴建最早为铁路南一带重要地理坐标
1948年秋,潍坊特别市在铁路南一带兴建一处粮库,标志着铁路南区域的城市建设拉开帷幕。铁路南泛指白浪河以西、胶济铁路以南在潍坊特别市设立后陆续得到开发建设的地域。铁路南是本地民众对这一地域的俗称,不是正式地名,其范围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也处于缓慢拓展的状态。该地域内凡是设市后进行相关建设活动并先后纳入城市建成区的地域,本地民众都俗称铁路南。
在铁路南一带最早兴建的这处粮库,1949年有6幢储粮大仓竣工,仓库容量1000万公斤。位于胶济铁路潍县站南面的这处新建粮库,当时称潍坊特别市财政局粮库,后来长期称潍坊市南大营粮库。此后,南大营也作为附近地带俗称的地名流传下来。当年的潍坊市南大营粮库先后改称潍坊市粮油储运公司、山东潍坊粮油储备库,但人们习惯上仍然称这一带为南大营。
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南大营因为位于潍县城南、历史上曾为兵营驻地而得名。笔者见到的记载,解放前夕这一带的确有一处国民党军营就叫南大营。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德国人修建胶济铁路时,清政府安排武卫右军右翼全部人马,由翼长姜桂题率领,驻扎在潍县城西、城南的铁路沿线一带,共设有4处兵营。西大营(原址大致位于今潍城区西关街道金都家园南部到胶济铁路一带)为姜桂题的行辕所在地。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大营落成时,翼长为梅东益。不久后,其他兵营都予以废弃,仅保留西大营。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大营也逐渐废弃。解放前夕的南大营是否因为与曾经的西大营对应而得名,则未见记载。
因为兴建时间最早,南大营粮库为铁路南一带重要的地理坐标。笔者目前看到的官方对铁路南一带地名名称来历的解释中,先后有4条解放后新建城市道路因为分布在与南大营粮库相对应的不同方位而得名,分别称仓东路、仓西路、仓中路、仓南路或仓南街。
仓东路西南东北走向后成为青年路一部分
在南大营粮库的东面、距南大营粮库五六百米处的那条解放后新建城市道路命名为仓东路。梳理1982年左右笔者第一次路过仓东路时的记忆,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还能够描述出当时仓东路的主要地理面貌。
仓东路为西南东北走向。西南起自高家楼村(今属潍城区南关街道)东北角外,并有通道与村内相接。
胶济铁路在潍县火车站及其附近的走向是东南西北向。铁路南最初开发的城市区域就在这一带。从充分利用土地、方便铁路运输仓储物资等因素考虑,最初开发的这个区域,新建街道走向都是斜向的,不是东南西北向就是西南东北向,与胶济铁路不是平行就是垂直。后来这一区域内陆续建成的仓储建筑和其他建筑以及形成的一处处院落,坐向也都是斜向的。
进入仓东路西南口,笔者看到的仓东路为宽度在七八米左右的土路。仓东路西南口附近路东向东南方向是个近百米长的下坡,下坡底端为一处过白浪河无名漫水桥。过漫水桥可辗转与2.3千米以外的潍徐公路(今潍州路)相通。
沿仓东路向东北方向行进200米左右,到达仓南街东南口后,仓东路变成与仓南街连接为一体的简易柏油路面。自仓南街仓东路口继续向东北方向行进320米左右,就是仓东路东北口,接胶济铁路涵洞,并可再向东北方向穿越涵洞与青年路西南端相接。当时笔者见到的该处铁路涵洞宽度大致有五六米,为铁路南一带与潍坊市区其他部分连接的要道之一。人车混行在狭窄的涵洞中,经常发生拥堵。到了雨季还时常发生积水,境况就更显得混乱了。
1996年,青年路自胶济铁路涵洞处向西南再向东南方向延伸2.9千米至宝通西街并与机场南路对接时,仓东路并入青年路,路面拓宽为23米。
后来经数次拓宽改造和提升以及改道重建,青年路的仓东路原址一带路面展宽为50米,成为潍坊火车站东面青年路城市主干道的组成部分,有市内公交线路通过。原来的胶济铁路涵洞数次扩建后称青年路铁路立交桥,与青年路主路面基本等宽。
仓西路在南大营粮库西1994年改名为仓中路
与南大营粮库的西面相邻的那条解放后新建城市道路命名为仓西路。
解放初南大营粮库初建时,其北面百米左右处有一处西南东北走向下穿胶济铁路的涵洞。民国时期,涵洞东北口与擂鼓山西侧的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无名通道相接。这条无名通道长一百三四十米,可以通过穿越潍道汽车路的涵洞后,对接潍(县)道(旭)汽车路北侧与汽车路平行的通道——道旭指当时的博兴县道旭镇。这条通道向东可通向附近的潍县火车站。后来,与汽车路平行的通道同汽车路合二为一,就是解放以后的建设街东段。
所以,当时这条通道和这座涵洞是连接南大营粮库与潍坊市区其他部分的便捷通道。仓西路形成后,其东北口有通道与这处铁路涵洞对接。这处铁路涵洞后来废弃,原址位于今潍坊火车站站台西北部一带。
模糊地记得近50年前,笔者曾坐在一辆地排车上经过这座铁路涵洞去铁路南,印象中这座铁路涵洞内部很狭窄、也不高,里面黑乎乎的,只能借两边的出入口渗透进来的光线依稀看到脚下的路。这座涵洞好像勉强能够通行马车,汽车肯定是不能通行的。但当时,笔者对铁路涵洞南面的仓西路却没有印象。
笔者第一次路过仓西路时已经到了1985年左右。后来又几次到过这里。根据笔者数次所见和现在的实际情况,可还原仓西路的基本地理面貌。
仓西路为西南东北走向,宽9米,西南口起自猪库大门前。猪库大门前另有一条与仓西路垂直的无名土路,向西北再向南辗转通向附近二百五六十米处的颜家庄。1991年公布的相关地名资料显示,当时这条无名土路已经成为仓西路的组成部分。
自猪库大门前沿仓西路向东北方向行进三百三四十米,与仓南街交叉形成十字路口。这段仓西路为简易柏油路面,后改建为正式路面。由仓南街仓西路口继续向东北方向行进二百六七十米,就是仓西路东北口。这段仓西路为土路,路东就是南大营粮库的西沿,但南大营粮库大门位于仓南街路北。这段路后来封堵起来改作他用,十字路口变成了丁字路口。
1994年,因位于仓西路西面四百三四十米处、潍蒋公路北端的相关路段改称仓西路,原来的仓西路则更名为仓中路。
新闻推荐
□李浩阳田源吴荣欣报道本报滨州讯2月23日24时,滨州市52个高速公路、国省道交通联合检查站按计划有序完成撤离。在滨...
博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博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