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博物馆”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滨州日报 2020-01-13 09:28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刘清春通讯员赵雷军

在全面开放前,滨州市博物馆历经三年的陈展建设,从无到有,从“毛胚”到“精装”,其间克服了人员不足、经验缺少、上展文物稀少等重重困难,最终迎来2019年的丰收之年。而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市博物馆干部职工在各自岗位上的不断学习、持续精进。

2019年,市博物馆多次组织调研、实地考察,并结合单位实际集中研究,参与、主持多个项目发掘保护、修复工作,2个项目获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2019年11月,市博物馆成功组织“我在国博讲文物”活动,首次让馆内讲解员走进国博服务大展,赢得喝彩连连。

“我在国博讲文物”活动积累成功经验

2019年1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在这些展出的文物中,作为山东省惟一参展的文物,滨州博兴出土文物蝉冠菩萨像十分吸人眼球。

而同样出彩的,还有来自滨州市博物馆的两名专门前来配合展出的解说员——王姝琪、李冰洁。展出期间,她俩身着滨州市博物馆制服,佩戴市博物馆胸牌,不仅为观众讲解了蝉冠菩萨像流失、回归的前因后果,还在讲解词中融入了滨州市情、人文历史知识,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

滨州市博物馆馆长高晓勇介绍,此次实践是市博物馆组织的“我在国博讲文物”活动的具体探索。中国国家博物馆地位特殊,其中举办的展览极少有地市级博物馆人员参与,此次滨州市博物馆派出讲解员协助展品参展,不仅是滨州文物史上的第一次,更为各地市博物馆走进国家博物馆提供了有益参考。

滨州姑娘之所以能出彩国博,得益于滨州市博物馆的培养。在讲解员的培养上,该馆坚持一贯思路,致力实现讲解通俗化、故事化、立体化,且要求讲解员用好VR、视频、宣传册、电子屏、图解导览等工具,注重场景再现、游戏互动,让文物的生命力得到延续,继而实现更加清晰、有趣地呈现。

文物藏品征集和保护工作有序推进

文物及藏品数量的多寡、完残程度,直接决定了博物馆展览、社教、交流等业务水平的高低。因而,滨州市博物馆十分重视文物藏品的征集和保护工作。

2019年3月,在惠民县石庙镇青阳店街道庵里吴村,市博物馆征集了该村出土的《吴鼎臣墓志铭》《吴良臣墓志铭》《吴良臣夫人贾氏墓志》《吴良臣继室周氏墓志》四通滨州出土的墓志。目前,有4件文物展示于市博物馆滨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供市民参观学习。9月,市博物馆发布了《山东省滨州市博物馆2019年藏品征集公告》,推动文物征集工作开展。

为保护馆藏珍贵的青铜器文物,2019年3月,市博物馆启动了《滨州市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委托文物修复公司对馆藏的35件存在严重病害和破损的珍贵青铜器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复,目前修复的部分文物已经进行展示。10月,为保护馆藏珍贵的书画文物,该馆又启动了馆藏书画保护修复项目,委托文物修复公司对馆藏的50套(124件)存在严重病害和破损的珍贵书画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复。

与此同时,市博物馆还根据馆藏文物现状,积极组织人员编写申请方案,并获得省厅获批,成功申请到2020年度省级数字化、预防性和文物本体保护文物专项保护经费,标志着“智慧博物馆”建设即将迈上新台阶。

藏品工作及相关研究结出硕果

2019年,市博物馆藏品工作及相关研究硕果连连。

除了2个项目获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立项外,市博物馆干部职工还有众多论文发表。如:马海真、张卡的《中小城市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研究》发表在《山东博物馆辑刊》上;赵雷军的《地市级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通俗化与知识化的融合初探》发表在《文物鉴定与鉴赏》上。这些课题和论文有个共同点——立足于滨州文物实际,小切口、深探究,对具体工作很有启发和帮助。

这些论文的完成与市博物馆开展的实践活动是紧密结合的。高晓勇介绍,目前市博物馆正认真谋划、积极推动蝉冠菩萨像等滨州文物珍品进行巡展。一方面,考虑在各县市区巡展,让市民认识更全面更丰富的滨州历史;另一方面,探索与国内其他城市进行“文物换展”,让滨州文物走出去,更好地宣传、推介滨州。

新闻推荐

滨州荣获“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称号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记者胡旭阳通讯员贾淑兰报道)日前,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在刚刚落幕的“新时代·中国旅游品质营销峰...

博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博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