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林水会战提档升级,,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系列报道之三 斥资13.6亿元建9项工程提升农田水利薄弱环节

滨州日报 2018-11-06 14:53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孙文杰通讯员曹景迎牟同峰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的基础保障。在2017年汛期遭受洪涝灾害的严重影响下,全市粮食生产仍实现十四连丰,之所以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得益于滨州市连续十年林水会战,极大地提高了农田水利设施的防御能力,提高了农业抗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

今冬明春,滨州市农田水利建设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推进林水会战提档升级的部署,针对全市防汛抗旱薄弱环节,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主线,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加快提升农业水利现代化水平。全市计划投资13.61亿元,实施农田节水灌溉、“旱能浇,涝能排”方田、缺水旱地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河道治理、骨干沟渠清淤、生态水系和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以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9项重点工程,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

大力发展农田节水灌溉,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环境生态化”的目标,依托河道、渠道及小水源工程,发展小单元、分散式管道灌溉工程,缩短灌溉周期,降低灌溉成本,建设灌排分设的高标准节水灌溉项目区。因地制宜发展喷灌、滴灌等精准灌溉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加快构建配套完善、节水高效、运行可靠的农田灌排体系,完成节水灌溉建设面积30.7万亩。

推进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打造现代生态灌区。实施韩墩、簸箕李、小开河三大市属引黄灌区和惠民白龙湾、博兴打渔张、高新区大道王三个县属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总投资1.62亿元,衬砌干渠33.47公里,新建、改造引水闸等建筑物42座。

实施“旱能浇,涝能排”方田工程6.6万亩,对现状灌排条件较好的基础农田实施沟、渠、路、林、桥、涵、闸综合配套,建设沟渠纵横、阡陌交通、“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农田;对易涝低洼地带农田实施渠系清淤畅通整治,打通竹节沟,提升农田排涝能力。治理缺水旱地6.9万亩,通过新建、改建、维修输水渠和提水泵站,维修加固山丘区小水库等措施,实现灌溉水源工程配套,逐步彻底解决小部分农田“靠天吃饭”的问题。

推进灾后水利建设,抓好骨干河道综合治理。集中实施潮河、孝妇河、北支新河等一批以河道清淤、建筑物配套改造、水毁修复为主要内容的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道82.5公里,提升流域行洪排涝能力;实施灌区骨干沟渠清淤674.55公里,确保明年春灌引水和汛期排涝安全。

同时,滨州市还将以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持续实施生态水系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打造生态灌区、生态水库、生态河道、清洁小流域品牌,建设生态水系61.4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2.7平方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善38.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程,推广农田水利设施公司化运作管护模式,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机制,完成改革面积51.2万亩。

市水利局局长刘春国表示,作为林水会战的重要战场,水利系统将突出职能抓落实、突出亮点抓生态、突出创新抓管理、突出实效抓落实,狠抓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打造水系生态亮点项目,构建水事管理长效机制,全力营造勇争一流工作氛围,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新闻推荐

小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医魅力

10月22日是“世界传统医药日”,博兴县第一小学开展“学习中医知识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学校邀请专业中医医师走进校园,现场...

博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博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