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云说略(十四)
刘渊建国、迁都、称帝,这“一揽子”工程推进得十分顺利。伴随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这些都不细说了。但是,刘渊也有“不顺心”的事,那就是公元308年,委派儿子刘聪、侄子刘曜两度攻打洛阳都“铩羽而归”。据说,刘聪还上山去“求神拜佛”,结果神灵“不卖账”。太史令宣于修之说:洛阳紫气(帝王之气)尚旺,还需等待三年(311年)晋朝才会“寿终正寝”。两战皆败,此乃天意。于是,劝刘渊撤军回平阳。大军回时,刘渊还“着白衣”(示意战败)迎接。史载,刘渊没有等到“晋朝覆灭”的消息。公元310年8月在光极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皇太子”(梁王)刘和接下了“汉赵帝国”的“接力棒”,成为“汉赵帝国”的第二位皇帝。
刘和,是刘渊的“嫡长子”,身高八尺、相貌刚毅、气宇非凡、学识广博,几乎跟刘渊一模一样,很得父皇的器重,作为“皇家事业接班人”加以培养。但是,这个刘和却有个“坏毛病”:生性猜忌。也正是这个“坏毛病”,让他登基不久就被弟弟刘聪“一刀砍死”。这时,刘渊还没有“入土为安”。要说,刘渊死后的这场“内战”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呼延攸。呼延攸也“不是个好人”,他的姑姑是刘渊的第一任皇后,“皇亲国戚”的身份,理应“封侯拜将”。但刘渊始终看不起这个外甥,因为他“素无才行”,只给了个“宗正”的闲职。还下了一道诏令:终身不得升迁。
刘和的“胡床”(汉族的龙椅)还没“坐热”,呼延攸就起了“歹毒心肠”:进言皇帝刘和,削除诸王势力。当时拥兵十万的楚王刘聪成为打击的“首要对象”,还有齐王刘裕、鲁王刘隆、北海王刘乂被一起列入“黑名单”。刘和本就多疑,又觉得呼延攸“言之有理”,于是疑忌“一点就燃”,一场“骨肉相残”的大战就这样“拉开帷幕”。刘和兵分四路,攻打四王。刘锐主将,马景为副将,攻打楚王刘聪;呼延攸主将,永安王刘安为副将,攻打齐王刘裕;刘乘主将,安邑王刘钦为副将,攻打鲁王刘隆;尚书田密、将军刘璿攻打北海王刘乂。战事还没开始,安昌王刘盛就“公车上书”劝谏刘和。刘和却“怒火中烧”,下令呼延攸以“大不敬”的罪名斩杀了他。
仗还是照常“开打了”,但战火还没“烧热”,田密、刘璿就当了“刘和的叛徒”,投奔到楚王刘聪的旗下。其他三路将领各自都有“小算盘”,又“互不理睬”,最后被“各个击破”。“政府军”也就“兵败如山倒”,迅速全线溃败。刘聪攻入南宫,将那个“生性猜忌”的刘和斩杀,然后让刘渊“入土为安”。读过历史,你就会越来越坚定地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刘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没有猜忌,兄弟之间团结一心,“汉赵帝国”就不会经历这一场劫难,刘和或许也不会“死于非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不满月”的皇帝之一。
刘聪,是刘渊的第四子,文武才干不逊于刘和。于是,大家就推举刘聪“坐胡床”(龙椅),但刘聪却推荐北海王刘乂。因为刘乂的母亲是刘渊册封的“单皇后”,刘聪的母亲只是刘渊的“张夫人”。但是,刘乂却极力推辞,又劝刘聪登基。史载,刘聪勉力继位。我在想,刘聪或许也“在心中偷着乐”也。不过,刘聪还是有“正统观念”,给“单皇后”一顶“皇太后”的桂冠,而自己的母亲张夫人则称为“帝太后”,还把“单皇后”的儿子刘乂册立为“皇太弟”。册封时,刘聪说:今后要把“皇位”还给他“归于正统”。刘聪把儿子刘粲封为“河内王”、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又一个“皇太弟”的封号,也惹起了一场“是是非非”。
“单皇后”成为“皇太后”不久就“驾鹤西去”。史称,“单太后”在刘渊“驾崩之时”,才进入“而立之年”,仍然“貌美如花”。好色的刘聪就与“单太后”发生“暧昧关系”,史载:单氏年少美色,聪烝焉。“烝”,本意是指“火气上行”,引申义是指“冬天祭祀”;也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还有一个词语“上烝下报”也是指的“乱伦现象”。“报”是指的长辈与晚辈的婚姻或“性行为”。这种“妻母妻嫂”的现象,在古代少数民族中算“正常现象”。但是,在有浓厚汉文化背景的“汉赵帝国”,却属于为人所不齿的“乱伦行为”。“皇太弟”刘乂知道后,激愤地规劝母亲,“单太后”就“羞愧而死”。这时,呼延皇后搬出“父死子继”的“古今常道”,试图为儿子刘粲夺取“太子宝座”,但是刘聪却“不为所动”。
这个“皇太弟”刘乂的“美好生活”也不长久。公元317年,刘粲(刘聪子)和靳准(刘聪岳父)“联手诬陷”刘乂叛变,刘聪对皇太弟“废而杀”。在这一年(317年),刘聪顺势把儿子刘粲为“皇太子”。据说,让刘聪对刘乂“表示反感”的事件是,公元312年刘殷家的一对“姐妹花”被刘聪封为“左右贵嫔”(后均为皇后),还把刘殷的4个孙女封为贵人,这在历史上也是“奇葩一朵”:姑侄6人“游戏龙床”。“皇太弟”刘乂以“同姓不能通婚”加以劝阻,惹得“敢于妻母”的刘聪心里“点儿都不安逸”,这才有了刘乂后来的“废而杀”。这个刘殷就是前文说到的“小刘贵人”的爷爷,他也是这段奇葩历史的“创造者”。
刘聪也是个“个性鲜明”的皇帝,一是擅杀无辜,二是好色至极。朝中大臣,无论是刘姓,还是他姓,只要他“稍不顺意”,就只有“死路一条”。杀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史书上没有给出“准确答案”。文武百官在朝堂都“两股颤颤、几欲先走”,或可以作为刘聪“冷血残忍”的证据之一。据说,废杀“皇太弟”刘乂的同时,刘聪趁机诛除一批“自己讨厌”的官员,还坑杀平阳城中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前面说的“姑侄六人同戏龙床”不再重复,刘聪在历史上的“创造发明”,是“扩大皇后规模”,在皇后的上下左右都设置了不同称谓的“皇后”,待遇则与皇后相同。以致一时之间,后宫有“皇后配饰”的达到7人,更莫说后宫各种等级的“娘子军”们了。
站在“汉赵帝国”的角度看,刘聪是重要的“开国功臣”,他骁勇善战,为帮助父亲刘渊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杀死哥哥刘和,继位称帝后,他派兵攻克了西晋的两个首都:先是洛阳,再是长安。俘虏了西晋的两个皇帝:先是晋怀帝司马炽,再是晋愍帝司马邺。他还亲手杀死了西晋的两个皇帝,西晋王朝到“知天命”的年龄就“丢掉了天命”。
这个刘聪,跟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登基才不到三年,就对“军国大事”失去了兴趣。于是,公元314年,他把儿子刘粲提拔为“相国”,把国事“一托了之”。自己则成为“司马炎第二”,专管和后宫的女人“嬉闹”去了。不知道刘聪是否把“夜生活”的决定权“交给羊”,也不知道是不是刘聪“纵欲过度”,体格健壮、力大如牛(挽弓三百斤)的刘聪“身体垮了”。刘粲少年时是位英俊豪杰,文武双全。担任“相国”以后,“人一阔脸就变”,疏远忠贤、亲近奸佞,任性严苛、毫无恩惠,又喜欢兴造宫室,模仿皇宫修建“相国府”,以致劳工饥饿穷困,不断有人累死或饿死,刘粲对死者家属毫无“抚恤之意”。就在废杀“皇太弟”刘乂(317年)的第二年(318年),刘聪在为“皇太子”刘粲建立“辅政班子”后,就不想“再食人间烟火”。由于史上没有记载刘聪的“生辰八字”,所以我们无法说清刘聪“人生几何”。
在这个“辅政班子”里,有一个人“最重要”,他就是外戚靳准。他的两个女儿都“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国色天香),因而被刘聪册立为皇后,成为刘聪后宫的第三朵“姐妹花”。刘聪死后,继位的刘粲把这两姐妹封为“皇太后”。俗话说,有那样的老汉,就会有那样的儿子。史载:靳女等年皆未满二十,并国色也,(刘)粲晨夜烝淫于内,志不在哀。老汉死了也“不流几滴眼泪”,是严重的不孝行为。不仅如此,老汉床上的“姐妹花”,又成为儿子床头的“双飞燕”。
历史上总说“女人是祸水”,让褒姒、妲己等绝色美女背上了“千古骂名”。但刘粲床上的靳氏“双飞燕”,就真的成为“红颜祸水”。老爸刘聪为儿子刘粲指定的“辅政班子”成员靳准,为了大权独揽,就造谣说:闻诸公将欲行伊霍之事(指废立皇帝)。他的目的是“借刀杀人”(诛杀大臣)。刘粲这时“还算清醒”,坚持“不信谣不传谣”。靳准“造谣不成”,又生一计,派刘粲所烝的“姐妹花”(靳氏两姐妹),在承欢时“继续造谣”。这个“枕边风”发挥出“巨大威力”:“辅政班子”几乎被“集体诛杀”,一批靳准“心里不舒服”的王公大臣也“掉了脑壳”。靳准收获了“好结果”。史书说:粲荒耽酒色,游宴后庭,军国之事一决于准。以靳准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正在这时,石勒拥兵自重“闹独立”,刘粲大发“雷霆之怒”。公元318年,刘粲在上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命令靳准率兵出征石勒,这又给靳准一个“好机会”。靳准矫诏任命了两名将军:以从弟靳明为“车骑将军”、靳康为“卫将军”,为“靳准之乱”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读过“靳准之乱”的历史记录,你可以看出靳准对刘氏的“刻骨仇恨”,但无法找到这种仇恨的“历史来路”。时光还在公元318年逗留着,靳准拉开了动乱的序幕。《晋书》说:靳准带领亲信禁卫兵马,登上光极殿,让甲士捉住皇帝刘粲,数落“种种罪状”,当场杀死了这个即位还不到一年的皇帝,给了他一个谥号“隐”。或许,靳准“杀红了眼”,把平阳城里刘氏家族的男女老少,都拉到东市“集体处斩”。觉得“还不解恨”,又发掘了“汉赵帝国”的“皇帝陵”,还把刘聪的尸体搬出来斩首,并焚烧了他的宗庙。
自此,靳准自称“大将军”和“汉天王”,称制任命百官。可能由于惧怕“汉赵帝国”两员骁将刘曜和石勒的报复,他就决定向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投诚示好”,先把“传国玉玺”归还“晋朝”(东晋),还将扶侍二帝(晋怀帝、晋愍帝)的梓宫移送东晋。也是在这一年(318年),琅琊王司马睿开创的“东晋王朝”还“未满周岁”。(待续)□罗学闰
新闻推荐
小车发生自燃,很快被烧得只剩骨架?本报通讯员潘洪江摄本报讯(记者苏昭宇通讯员潘洪江)2月17日19时15分,在兰海高速北...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