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三国”那些事儿(十四)

达州晚报 2020-09-22 09:39 大字

□罗学闰

比起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名气就要小得多。但是,诸葛瑾父子(儿子诸葛恪)在东吴却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三国志》分别为诸葛瑾和诸葛恪单独立传,还在诸葛瑾的传中附有《诸葛融传》,诸葛融也是诸葛瑾的儿子之一。一家三人名见经传,说明他们在东吴混得风生水起。诸葛亮长得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总是羽扇纶巾妙计横生。却不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错误。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读完这首词,你就知道羽扇纶巾指的是三国的东吴周郎(小乔的丈夫),就是那个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周瑜哦!你还会发现,这首怀古词,跟《三国演义》主题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境和意旨“何其相似乃尔”。所以,大文豪曹丕感叹文人骚客都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说到长相,一个小故事,就把诸葛瑾长相之怪、诸葛恪少年之智表现了出来。据《孙权传》(宋璐璐编著,团结出版社出版),孙权还是吴侯的时候,一次朝堂议政。侍卫牵来了一头驴,孙权提笔在纸上写下“诸葛子瑜”四字贴在驴头上,弄得长着一张驴脸的诸葛子瑜(诸葛瑾)哭笑不得。小小的诸葛恪请求吴侯孙权把笔交给他,他在“诸葛子瑜”四个字后加了两个字“之驴”,变成“诸葛子瑜之驴”。孙权哈哈大笑,叫诸葛恪把你这“驴叔叔”牵回家去。诸葛瑾最大的优点:公而无私。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蜀国与刘备修好,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都以公事相见,公事之后没有任何的私人会见。诸葛瑾最大的特点:从不急迫直言,弄得孙权在朝堂上经常大喊“子瑜为什么不说话”。其说话转弯抹角,但总能表明观点,说服对方。所以,诸葛瑾多次劝谏孙权,都没有因言获罪,孙权也没有为此发过火。

诸葛瑾最大的本事:能打开孙权的心结。据说,吴郡太守朱治曾举荐孙权为“孝廉”(恩人)。后来,朱治有些恃情放旷,让孙权对他有些不安逸。这“不安逸”又“心中有话口难开”,闷在心中很不舒服。诸葛瑾就写了封信交给孙权,孙权及时发出“读后感”:子瑜把我心中的疙瘩解开了。于是,大度地原谅了他的恩人朱治。诸葛瑾最大的官位:孙权称帝后,任命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兼任豫州牧”。诸葛瑾最大的忧患:儿子诸葛恪被孙权器重,往往另眼相待。这在朝野上下看来,是多大的好事呀(皇帝喜欢),但诸葛瑾却常常担忧(恪不大兴吾家,将赤吾族也)。赤乌四年(241年),诸葛瑾安然去世(享年68岁),他是在三国官场中诸葛家族中“活得最久的一个”。

那个让诸葛瑾常常忧患的诸葛恪,与他父亲诸葛瑾相比,确实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过大将军,兼任荆州牧和扬州牧,还做过太傅且执掌过国政。诸葛恪最初当的官是“节度官”(管理军队钱粮),听到这个消息,叔父诸葛亮还专门致信周瑜“跨国说情”:让周瑜找孙权“调任另一职务”。原因是,对于军队,钱粮是大事(足见孙权对诸葛恪的信任)。但这个职位就跟“办公室”一样,干好了看不出成绩,些小失误就会铸成大错。诸葛亮说情的理由是诸葛恪性疏(粗枝大叶),大大咧咧地干事,那就肯定容易出错。

我们都知道“三思而行”这个成语,但有人却劝诸葛恪十思而行。其时,诸葛恪时年50岁,任大将军,驻于武昌。孙家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决定召诸葛恪回朝辅政(太傅),后加封丞相。临入朝之前,吕岱对诸葛恪说: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诸葛恪很不高兴地说:原先季文子(春秋时鲁国正卿)才说三思而后行,孔老夫子也才说:再思可矣(思考两次就可以了),你要叫我“思考十次”,我真的就“那么差劲”吗?弄得好心劝诫的吕岱碰了一鼻子灰。

你还别说,诸葛恪既是将才更是干才,他一上位就抡起三板斧(废除孙权晚年恶政),暮气沉沉的东吴有了新的气象。但是,他也做得有些过火(矫枉过正),让他看不上眼的官员全部卷起铺盖走人。这引起了朝野震动,辅政大臣孙峻也强烈反感。建兴二年(253年),正是这个举荐诸葛恪当太傅的孙峻,或者心中也想单独执政,于是,暗中联合皇帝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51岁)。据《诸葛恪传》,赴宴前夕,诸葛家的狗曾数度拉扯其衣服(感觉到主人有危险)。拿上台面的原因是,诸葛恪伐魏大败而回觉得很丢面子,准备再度兴兵,惹起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让孙峻觉得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同时,还斩草除根(诛灭三族)。

真实的原因是,孙峻是凭“本家”(姓孙)得以托孤,诸葛恪是凭“本事”得以执政。在朝政问题上,诸葛恪的东风压倒了孙峻的西风。孙峻面子上过不去,心中很窝火。真是知子莫如父,诸葛家族在东吴就真的被“赤灭”了(鲜血遍地)。有人说,诸葛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话不全对。在两汉时期,知识决定命运,因为可以学而优则仕。而纪连海先生在评点历史人物时,却总爱说性格决定命运。的确如此,诸葛恪就死于他刚愎自用、恃才放旷的性格。虽然孙休即位后为诸葛恪平反昭雪,但已灭族,这个平反也就只有写在《三国志》里,让后世人知道,诸葛恪其实是个好人。忠心为国的诸葛恪,因为面子问题被诱杀,确实是比窦娥还冤。

(六)那些张扬个性的奇文与异士

我们都知道,建安文学的个性鲜明,而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文人,更是在生活中“张扬着个性”,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我读《易中天中华史》,他写魏晋史的书叫《魏晋风度》。风骨与风度,一字之差、一刚一柔、迥异其趣。建安文学得名源于汉献帝的第一个年号:建安元年(196年),到曹操去世、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称帝“改元”的延康元年(220年)。这个时期的文学就称为“建安文学”。三曹(曹操、曹丕、曹植),我们都已说过,但“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除刘备说过“孔融也知道我刘备”外,都没有涉猎。“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他说:“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我们说过,古代不称对方的“名”而称对方的“字”是表示尊重,这是“口头语”习惯。而曹丕在说“七子”时,是“籍贯+名+字”,这是“书面语”的标准。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今邯郸临漳)后,“建安七子”中,只有孔融与曹操“闹别扭”(一个钉子一个眼),其他六个人都把曹操看成知音,先后投奔在他的麾下。“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城,因此,“建安七子”又称“邺中七子”。

我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孝顺之典范),但不知道“孔融弑母”的事件(大逆不道)。为啥不知道呢?这是曹操给他栽的赃,曹操对孔融总唱反调而是可忍孰不可忍,就请人诬告孔融(可能有“弑母”之说)。曹操就以不孝之名杀了孔融(55岁)。“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就因与曹操反弹琵琶而冤死在曹操的屠刀下,的确让人唏嘘不已。

陈琳在三国的名气,是那篇《为袁绍檄豫州文》散发出来的。檄文把曹操骂得狗血淋头,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被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由于不知道生于何年,陈琳的寿年不可考。

读过《三国志·王粲传》,我对王粲的超强大脑佩服不已。据说,王粲与友人同行,读道边石碑,观一遍而背诵之,不失一字。又曾观人下围棋,其局乱,王粲复为重置,不误一道。据说,王粲幼时去见曹魏的宿儒蔡邕,蔡邕见而奇之,倒屣以相迎,发出自愧不如的感慨。看来他在“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也绝非偶然。他的《七哀诗》和《登楼赋》最能代表建安文学的精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因共议“尊曹操为魏王”被荀彧义正辞严地谏阻,曹操没有封王,40岁的王粲却忧郁而死(何其忠也)。

徐干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查资料才知道他是曹操手下的“五官将文学”,其《中论》一书被曹丕盛赞,曹丕说:“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据说,阮瑀年轻时也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估计跟“曲有误、周郎顾”的周都督有一拼,都是跨界高手。但是,让后人记起他的,还是因为他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皆当时名人,位列竹林七贤。

限于篇幅,应玚、刘桢只留其名,虽然不知道他们生于何年,但明确知道他们都死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那场瘟疫。曹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是不是死于瘟疫呢?不敢肯定。可以肯定的是,“建安七子”曾同居邺城,当时的邺城肯定不太平(瘟疫流行)。随着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相继病死,建安文学就此跌入低谷。但是,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不仅温暖了时人的精神世界,其折射出的“建安风骨”让后世景仰,庞大的作家群体,丰富的文学作品,说明即使在战乱当中,即使在命悬一线的时刻,人们都还那么喜欢歌之咏之,那其实是一曲曲真正的“生命之歌”啊!(待续)

新闻推荐

北海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开园

本报北海讯近日,北海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开园。该园区作为广西首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以及首个军民融合创业园,采取“园区...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