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藏身鼻腔 医生设法取出

南国早报 2020-06-13 14:01 大字

南国早报北海讯(记者彭庆)6月11日,张先生因鼻腔发痒出血就诊,医生一番检查后发现张先生鼻腔内竟“生活”着一条长约3厘米的蚂蟥。

今年24岁的张先生是百色人,在北海务工。近段时间来,他的鼻腔频繁发痒,还伴有间歇性出血。11日,张先生前往北海市人民医院银滩医院就诊。

该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吴海峰用鼻窥探了一下,未在张先生鼻腔内发现明显异物。但在鼻内镜检查时,清晰可见鼻腔内有一条蠕动的灰褐色的蚂蟥。

由于张先生鼻内结构异常,存在鼻中偏曲区、下鼻甲肿大等情况,给取蚂蟥带来一定难度。吴海峰告诉南国早报记者,她接连换了三种不同开口的异物钳,也没能将这条蚂蟥取出来。着急的张先生一度想放弃治疗。

经简短安抚后,吴海峰决定对张先生的鼻腔进行加深表麻。并趁蚂蟥“休息”时,快速将它取了出来。据了解,这条蚂蟥长约3厘米,被取出后仍不停蠕动。

“我们老家很多人有类似遭遇。”张先生说,他此前在老家直接饮用了山泉水。

吴海峰介绍说,蚂蟥幼虫体积小,不易被肉眼察觉,饮用山泉水或洗脸时,水中的幼虫可经呼吸道或口腔进入鼻咽喉,在人体里寄居。蚂蟥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摄氏度至40摄氏度的环境,以吸食宿主血液为生。人体鼻腔粘膜血液丰富、湿润,温度适宜,内环境非常适合蚂蟥寄生。因此,蚂蟥一旦进入鼻腔就会“赖着不走”。

“这种情况在市区比较少见,但山区很常见。”吴海峰提醒市民,除蚂蝗外,蚊虫、苍蝇、蟑螂等小虫都容易进入人体鼻腔、耳腔。一定要保持室内的卫生清洁,同时不要直接饮用溪水、山泉水等生水。一旦发现鼻腔内有异物进入,或出现鼻痛、鼻出血等不适症状,应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读者苏先生稿酬30元)

新闻推荐

开设微课堂 筑牢防火墙

本报北海讯(记者/管林华通讯员/陈慧)“开设这个党风廉政课堂真是好,内容每天一更新,一日一知识,典型案例针对性很强,很有广度和...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