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区,百姓民生有“温度” “我和我的北海”系列报道之四
作为北海的中心城区,海城区是北海发展最有力的体现和见证。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日复一日真切地感知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便利。
城区发展、建设得好不好,看细节就知道。那些一个个曾经“炙手可热”的民生难题得到解决,透视出的便是城市发展的“温度”。
许秀远:见证民生路网条条通
等家门前的泥泞小路变成硬底化的宽敞道路。海城区谭屋五巷居民许秀远等了多久?
答案是二十多年。
谭屋片区是东街办北部湾东社区管辖的居民自建房开放式老旧街区,由于管理不善、没有物业,及历史遗留原因,导致该片区街巷内房前屋后私搭乱建现象十分普遍,部分道路被占得只剩一两米宽。加上路面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且未全面铺设排水管道,一下雨路面就积水横流,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城市市容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
许秀远从1979年开始在谭屋居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街坊四邻和她一样为家门口的破路苦恼不已。
只要一下雨,门前就成了水塘。短短的从路口到家门前的一段路程,不论是骑自行车还是电动车,几乎就没有能保持衣物干净到家的,不小心被泥坑颠得连人带车摔倒也是常有的事。
晴天也有烦恼。因为路面太窄,又有不少从湖南路到深圳路方向的汽车从这抄近路,居民家门口经常塞成停车场。哪怕是深夜,还会听到司机不停按喇叭的声音,这一度让片区上了年纪的老人痛苦不堪。
2017年被列入海城区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的谭屋五巷正式动工。许秀远激动得要落泪。她说:“我以为这辈子都等不到能在家门口走上一条好路了。”
2018年6月,谭屋五巷改造竣工,许秀远特地在家门口的水泥墩上刻上“二〇一八.六月”这几个字。她说,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千金都买不起一条好走的路。
如今的谭屋五巷,3.8米的路面被扩到5米宽,笔直的混凝土路直通每一户居民家门。以前躲着不出门的老人如今最喜欢在家门口散步锻炼,居民中买小汽车的人越来越多——哪怕停车在家门口,还能预留一个车位出来让来往车辆通行。
这样的变化,让许秀远喜不胜喜。
2016年以来,海城区改造小街小巷多达200多条,城乡面貌明显得到改观,民生保障持续得到改善。而这只是老百姓住在海城区的幸福度越来越高的其中一环,除此之外,各类社会事业得到统筹发展,民生短板正在着力填补,让越来越多像许秀远这样的老北海日子越过越舒心。
李海樱:亲历教育惠民校校兴
10月10日上午,伴着音律跳动的上课铃声,海城区八小银河校区常务副校长李海樱走进教室,开始新一堂语文课。这是海城区八小银河校区启用的第一天。
1995年,李海樱从北海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海城区第八小学。那时,好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备都集中在寥寥几所学校。李海樱挺高兴的,因为刚毕业上岗就有幻灯机可以用,这在当时可是最先进的教学设备。
“晚上要找透明的玻璃纸,手工制作幻灯片。教案都是手写的,唯一能参考的材料就是教参,所以要提前一周准备。”李海樱说,那一年,她带了一个60多名学生的班级,每晚的备课工作量都非常大。
时间在推移,李海樱也多次调动岗位,从八小到别校,再回到八小,李海樱从一名刚毕业的“愣头青”成长为副校长,而伴随她多年的教学工具,也从幻灯机、粉笔,变成了多媒体教室、油性笔、无尘粉笔。
来到新启用的海城区第八小学银河校区,分管新校区工作的李海樱要忙的事更多了。操场上,她要考虑到绿化分布是否合理,体育设施的设置是否安全;教室里,她要检查照明灯光的安装是否与黑板垂直,照明亮度是否达到护眼标准。
教学环境从简陋到优渥,教学资源从匮乏到丰富,李海樱见证了海城区教育的改变。这种改变,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学校的管理者和基层的教职工,而是万万千千在优质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
这些进步,是海城区惠民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海城区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不断优化布局扩大教育资源,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今年,新建的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二小南珠校区、八小银河校区相继投入使用,又继续为海城区惠民教育实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闻推荐
编者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开展以来,北海市坚持依法严打、深挖精打、稳扎稳打,持续掀起强大攻势,全市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优...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