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转型 林下经济成增收亮点

北海日报 2019-10-11 20:34 大字

铁山港区山羊养殖示范区。 本报记者 李君光 摄绿然生态鸡林下养殖示范区。 邓符 摄近日,记者置身于铁山港区绿然生态鸡林下养殖示范区中,看到2万多只鸡在树荫下悠闲地散步,吃食,饮水。养殖场老板告诉记者,目前该基地林下养殖面积220亩,带动周边养殖户100户以上,年生产肉鸡约20万羽左右,年产值1210万元,利润150万元。这仅是铁山港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林下经济是以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为基础,在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前提下,借助林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开展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升附加值,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据介绍,2017年,北海福星商贸有限公司共向210户农户和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2万多羽,带动就业人数共650人,年内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实现林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公司向农户免费提供鸡苗和技术,让农户通过在果园和树林中养殖土鸡,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采取“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模式,为农户提供“五统一包”(统一供苗、统一饲料、统一防疾、统一技术、统一收购、包销售服务),保障了农民收入,也扩大了公司收入,实现双赢。

记者从铁山港区林业局了解到,铁山港区现有林地面积11.1024万亩,其中集体林地7.8605万亩。“林下经济”经营模式灵活、产品种类多、就业潜力大、市场空间广,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实现从平面林业向立体林业跨越、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跳跃的“助推器”,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地生产力、铺就农民增收致富路的“新引擎”。如何做好林下经济这篇文章,对于林农增收,具有实质性意义。因此,探索发展铁山港区绿然生态鸡林下养殖示范区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循环经济。

新闻推荐

学生志愿者助力创城

10月7日上午,北海三中100多名学生志愿者在新力广场、宝谊广场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活动。与此同时,学生志愿者在交警的指导下,在...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