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职业学院 风雨兼程 勇闯新路

北海日报 2019-09-30 11:23 大字

学院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学院艺术团参加全区基层群众文艺汇演。2019年9月,北海职业学院迎来了7200多名新生。 李海华 摄北海职业学院玛雅啦啦操队参加全国大赛获得多项全国冠军。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加大学生联谊晚会。(文图除署名外由北海职业学院提供)俗话说,一个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而一所好的职业学院,将承载着千千万万学子的职业梦想。因为,这里是他们职业规划和职业起航的地方。

2003年8月8日,在风光旖旎的北部湾畔,北海职业学院成立了,成为北海市唯一的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填补了当时北海市没有高校的空白。

闯出来的大学

北海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北海市师范学校,2000年广西教育布局大调整,学校因规模小底子薄,面临停办或改制的困境。为挽救北海市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学校领导班子确立了奋勇拼搏、升格为高校的战略举措。

在2000年至2003年的艰难筹备过程中,时任北海市师范学校校长(现任北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旺兴奔走于南宁和北海之间,寻求各界的支持,大至扩大校园用地、争取财政拨款,小至号召全校教职工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的开支,力争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添置最紧缺的教学设备,用于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历经3个寒来暑往,2003年8月8日学校获得了自治区政府的批准和国家教育部的备案,独立升格为北海职业学院。首创了北海本土第一所全日制高校,圆了北海人几代人的梦想。

2004年4月,该学院经多方争取,整合了北海市技工学校,建立了湖海校区,专业从仅有的1个增至包括教育、管理、工学三大类共11个,校园面积从87亩增至110多亩,建筑面积从3.8万多平方米增至4.66万平方米。2004年8月,学院开始招收首批非师范类全日制大专学生,当年在校生达1500人。从2003年至2007年短短4年时间,学院克服了土地、校舍、资金、师资严重不足的巨大困难,在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率、师资队伍、基础建设等方面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广西沿海地区高职教育的典范学校。

强起来的万人高校

从2003年到2019年,16年间,北海职业学院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在挫折中奋起,在困境中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攀升,今年新生报到7200人,在校生规模突破1.8万人。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新生录取的高考最低分数超过录取线140分,部分学生分数线超出本科几十分。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职工从60多人壮大至71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及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220多人。办学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专业数量增至47个,校园面积增至400亩,固定资产总值从1670多万元增至近3亿元。

16年的风雨兼程,“北职人”以团结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闯进了万人高校行列,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办学新路子,确立了以海洋特色创品牌,以校企合作育人才的办学路径,形成了以涉海涉港类专业为特色,以滨海旅游服务和财经商贸专业群为主干,以电子信息、教育和文化艺术专业群为体量的专业格局。学院坚持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先后承担省部级教科研项目128个、自治区级专业建设项目14个,累计获得央财、区财支持资金6000多万元。其中,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电子技术、酒店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5个专业获广西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新理念高质量的发展

“面对5G的到来,我们将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在迎接2019级新生的现场,北海职业学院院长蓝伟就高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5G通信时代到来接受采访时说。

5G通信时代将对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对未来产业人才提出全新要求。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及国家“职教20条”的新要求,学院将以“双高计划”为引领,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逐步推行“现代学徒制”,落实“订单班”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X证书”制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当前,学院上下正朝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布局谋篇、奋力推进,干事创业的热情更加高涨,求新、求发展的原动力已经形成。北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林旺兴号召全院教职工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北职人”团结拼搏、不畏困难、把事干成的优良作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幸福感、成就感和获得感。

新闻推荐

社区晚会也精彩

9月27日晚,“我和我的祖国”吉林路社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文艺晚会在海城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小礼堂举行。此次...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