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沃山野地 换来果“百香” 江仄村青年邱光凯带领村民种果致富的创业故事

北海日报 2019-03-11 11:12 大字

邱光凯在挑水淋洒幼苗。 罗伟 摄

近年来,北海市涌现出一批批有经验有闯劲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他们从外地返乡创业,以各种形式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铁山港区南康镇社内村委江仄村青年邱光凯就是其中一个。

“农村有前景,创业政策好。”这是邱光凯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此前一直在外打拼的邱光凯,看到家乡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的好政策,毅然用打工攒下的30多万元资金,在家乡承包300多亩山林土地,开垦种植百香果及果苗,第一年就收入7万多元。

看到规模种植带来的良好收益和发展前景后,邱光凯决定扩大种植规模,为此成立了合作社,办起了农家乐,带领村里10多个贫困户一同发展产业,成了当地的脱贫致富带头人。

“有政策支持,有政府做后盾,我有信心越搞越好。”邱光凯告诉记者,为了提高百香果产量与质量,他十分注重管理,施的是农家肥,杜绝农药喷淋,真正实现无公害种植。为有效消除田地里与果树苗争营养的杂草,还不惜花大价钱购买防草地膜全果园覆盖,所产出的百香果绿色生态、香甜诱人。

“这是刚培养的百香果新苗种,有黄金果、满天星、台农、紫香等,每株能卖到6元多。你看,现都长出了新芽,长势不错,5万株苗都被预订了,供不应求!”指着大棚内刚培育的一株株百香果苗,邱光凯高兴地说。

据了解,百香果种植可实现当年种植当年产出,且平均亩产达1500多公斤,按田头收购价每公斤10元计算,亩产值达1.5万元。去年邱光凯合作社的100多亩百香果采收完毕,除去成本,保守收入就过百万元。

“我种植的百香果虽不说远近有名,但肯定是不愁卖的,地头收购价‘黄金果’每公斤24元、‘台农’每公斤12元。”邱光凯告诉记者,现在他已注册自己的品牌商标,经过包装后,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基本做到日收晚结。

为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扩大合作社种植规模,邱光凯一边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一边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培育稀少特优的百香果种苗。经他培育出的新品种百香果种苗,卖到广东、云南、贵州和广西各地。为保证种苗成活率,邱光凯还远赴各地为种植户作技术指导,赢得了众多客户的口碑。

在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引导和当地农技服务人员的指导下,邱光凯的种植梦越做越大。目前,在邱光凯的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园内,有逾百亩的百香果园,近百亩暖棚苗圃,采用立体种养模式,间种有青枣、樱桃、捻子、嘉宝果、巴西菠萝、东葵杨桃和西瓜、辣椒等,放养有纯生态鸡1000多只,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为实现无公害有机循环种植,邱光凯还建起30亩的养猪场并配套沼气池,养猪100多头,猪粪用来给果树苗提供有机肥料。

“合作社不仅实现了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挣钱,还让农户学到了百香果种植技术,可谓一举两得。”该村村支书王坤告诉记者,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江鑫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荒地流转、土地入股、免费提供技术、保价收购等多种运作模式,带动了该村的百香果种植业。如今在南康镇的江仄、大塘和黄丽窝村,发展百香果种植近1000亩,有效引领和推动了该镇的产业发展。

“合作社今后将稳步发展百香果种植,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百香果种植园区为依托,挖掘乡村资源,打造集‘观赏采摘、特色美食’于一体的生态农旅结合观光园,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游客从中体验到浓浓的农家乐趣。”邱光凯说,希望合作社这些项目能顺利实施,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新闻推荐

银海区通过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大棚设施 四个自治区级贫困村脱贫摘帽

大坎村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大棚设施。陆威摄本报讯(记者陆威)记者从银海区获悉,2018年,该区通过引导扶持贫困户发...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