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贫困村1495户家庭稳定年均纯收入全部达到3500元 北海市去年提前全面完成贫困户脱贫摘帽任务
本报讯(记者蔡志军)2018年,北海市通过扶持发展产业和帮助实现转移就业、全面实施“雨露计划”、实施兜底保障等措施,提前一个月全面实现22个贫困村、1495户6710人的脱贫摘帽任务,2018年预脱贫户全部达到自治区要求的家庭稳定年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扶贫标准,其中99%的预脱贫户家庭年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36.42%的预脱贫户家庭年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真正实现了高质量脱贫。
2018年,北海市加大到户产业扶持力度,创新产业模式,安排产业开发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988.16万元,按照每户5000—8000元的标准,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确保每个县区都有特色优势产业5—7个,每个贫困村都有1—4个特色种养产业,每个村都有贫困户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业扶贫100%覆盖了具备条件的所有贫困户。在组织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过程中,为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主要创新实施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性收益扶贫模式、“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党支部带动引领扶贫模式、“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经营扶贫模式、“乡镇统筹、能人(大户)带动、分类实施、技术指导”能人带动扶贫模式等,有效实现了产业增收脱贫。
为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难题,北海市持续加大对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扶持力度。在落实资金投入上,平均按每个村补助项目资金10万元、产业基地配套50万元、整合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资金50万元的标准,扶持贫困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发展集体经济载体建设上,通过组建经济实体(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经营。全市79个贫困村组建有党支部带领、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入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82个,发展贫困户稳定增收产业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同时组建村民合作社79个,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效载体。
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上,多种形式互补,保障集体收入。2018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100%超过3万元,有62%超过5万元,有12%超过10万元。其中,今年脱贫的22个贫困村中有10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万元以上。
此外,2018年秋季“雨露计划”资助项目也全面铺开。按自治区要求,于年底前将本科学历及职业学历的学生补助资金359.55万元,全部拨付到符合资助条件的1837人的“一卡通”上。
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30日,去年北海市筹措落实财政扶贫资金总计3.2亿元,整合各级各部门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建设项目资金约6.31亿元,主要用于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产业扶贫、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扶贫、综合保障、金融支持、基层组织建设、扶贫兜底托养中心项目等方面。全市定点帮扶单位和10027名帮扶联系人到贫困村中、贫困户家中调研、指导帮扶以及开展各类慰问济困活动共达10万余人次,平均每名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达到10次以上,帮助实施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扶贫培训、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落实低保支持、落实医疗救助等各类项目1000多个,各级定点帮扶单位直接投入帮扶资金超过1000万元。
另据初步统计及预计分析,完成2018年脱贫任务后,北海市2019—2020年预脱贫贫困人口4121户16220人。
新闻推荐
本报北海讯北海市海城区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品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坚实基...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