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城市雕塑《潮》将华丽转身 写在《潮》雕塑重建之际
近日,总投资16.9亿元的银滩“6+N”项目集中开工。在众多项目中,牵动众多市民和游客心弦的是大型城市雕塑《潮》的重建。
《潮》雕塑位于有“天下第一滩”之称的北海银滩海滩公园内。是由时任中央美术学院的北海籍教授魏小明于1992年设计创作,并在1993年10月落成。雕塑全高23米,球体直径20米,整体外形是一个镂空的不锈钢球体,代表着北海蜚声海外的南珠形象;“南珠”的外层以波浪纹镂空雕刻,象征着涌动的潮水,而七位各具神韵的美丽少女塑像环绕四周,犹如七个婀娜的仙女下凡,降临在银光闪烁的银滩之上,在海天之间翩翩起舞。《潮》雕底座水面上由3000多个喷嘴构成的大型音乐喷泉,其规模之大,曾有“亚洲第一大音乐喷泉”的美誉。
《潮》雕塑以其雄伟的气魄、全新的设计、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从一诞生起便成为诠释北海城市精神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并成为北海人引以为豪、外地人慕名而来的艺术圣地。25年来,《潮》雕前先后举行过北海国际珍珠节、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北海国际海滩文化节、环球比基尼小姐大赛总决赛、第24届客属恳亲大会开幕式、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首站等众多重大活动,可以说这座地标性城雕,以城市守望者的姿态,见证了北海的潮起潮落及奋发复兴,传递着海纳百川、开拓争先的城市精神,是北海重大历史时刻的记录者、见证者和宣传者。
但《潮》雕塑也有不足与遗憾。其作者、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魏小明对记者说:“现有的《潮》雕塑本身就是个半成品。25年前创作时,受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限制,只能采用标号较低、耐腐蚀程度不高的不锈钢制作球体部分,由于没有先进的冲压成型设备和工艺,所有不锈钢造型全部由人工锻造而成,完成品质尚不能达到艺术作品的最高要求和理想状态。最重要的是,建造《潮》雕塑时,七位少女雕塑并没有按计划铸造成永久性的青铜材质,而是以玻璃钢代替,如今已达到材质寿命的极限。”
《潮》雕塑重建的第二个原因是出于安全性的考虑,25年来,在历次超强台风不断侵袭和常年滨海高盐高潮高腐蚀环境的影响下,内部钢结构已出现了严重锈蚀,表面不锈钢光泽尽失,人物雕塑残缺破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重建提升原雕塑已势在必行。
《潮》雕塑的重建,也是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期待,相信重建后的《潮》将华丽转身,更加光彩照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韩丹黄柏荣)11月25日,世界跆拳道团体锦标赛传来喜讯,由闻人云涛、周俐君、骆宗诗、张梦雨、郑姝音五将组成的中国...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