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麦老太太五世同堂: 疍户女人过上幸福晚年
虽愈百岁,但老人自己不时还穿针引线,做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罗伟 摄中安公司的代表向麦老太太送上慰问金。居住海城区外沙一巷的长寿老人麦老太太,出生于民国6年(公元1917),今年101岁,五世同堂,大儿子80岁,玄孙3岁。10月18日下午,根据报料人提供的信息,记者在海城区外沙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来到麦老太太的家,倾听这位百岁老人的故事。
嫁到外沙成疍户女人
慈祥的面庞、黝黑的肤色,以及沧桑岁月涂上的一头白发银丝,老太太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闲聊中,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广东雷州乌石镇人,10来岁就嫁到外沙来,婚后夫妻俩相濡以沫,以撑排、摇艇、驳船(小艇接驳到大船的一种)为生,辛苦养育7个子女,美好的青春在风浪搏击与家庭杂务中悄然而逝。
身为孤儿的她与丈夫结合后,就和过去所有“以海为家”的外沙疍户女人一样,织网、出海、捕鱼、耙螺、砍柴、喂猪、煮饭、生小孩……追忆往事,麦老太太说,自己的这一生与海有缘,与外沙岛有缘。
旧社会,外沙疍户都是以岛为乡、以棚为家。所谓的家就是在滩头沙角搭建的临时棚屋,这就是北海老一辈人所熟知的“疍家棚”。麦老太太的小儿子补充说,这些用竹木简易搭建的高脚棚栏,四周海水围绕,吃住都在大海上,碰上大风雨根本无法抵挡。
眼看荒滩变成亭台楼阁
“我在外沙生活近百年啦,看着这里一草一木的变迁,原来的一片荒滩变成了如今的亭台楼阁。”说起当年,老人思路清晰,毫不含糊,言语间流露出一种见惯大风大浪的自豪。10多岁嫁给做海丈夫后,老人随之开始了与海为伴的生涯。而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1960年,北海水上运输公社成立(今水运公司),许多像她这样的艇家婆和众多竹排佬响应政府号召入社,由此转换了身份,成为集体单位的一分子。
沧海桑田。到了上世纪70年代前后,疍家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开始改变。这些“以棚为家”、长期漂泊在海上的疍户弃桨橹舟艇,用上了现代帆船、机船,组织捕捞船队,开赴远海机械化捕鱼,生活水平逐渐改观。在政府的帮助下,疍民们陆续上岸定居,并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陆续盖起了瓦房、水泥房和高楼。如今,昔日岛上那些横七竖八的“疍家棚”已无踪可觅。
餐餐吃鱼二三两
“现在好,政府好,共产党好,不愁穿不愁吃的。”回忆当初的漂泊岁月,老人念叨最多的就是这一句话。“过去穿的衣服上补下缝,吃的是米羹水,有上顿没下顿,住的是不遮风雨的高脚棚,到如今高楼大厦千万家,这都是政府和共产党领导得好啊!”从老人这些淳朴自然的话中,记者强烈地感受到了新旧时代的巨大反差。
言谈中,老人总是乐呵呵的,且思维清晰,对于我们的提问基本是有问必答。在吃的方面,老人说,儿子和媳妇给她煮什么就吃什么,从不挑吃,也从来不吃保健品。虽然牙齿掉光了,但是她胃口好,每餐都要吃鱼,每次可以吃上二三两。
老人从上世纪70年代初退休后,为帮补家用,还经常在外沙内港摇艇摆渡,下海耙螺捕鱼,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用她的话说:“辛苦命、闲不住。”也可能因为这些,老人的身体一直很好,从没有大病大痛之类的。
恬淡乐观度晚年
老人的儿子梁先生告诉记者,虽然一辈子清贫,但老人生活简简单单,性情不急不躁,对人和蔼可亲,与邻居和睦相处。现在依然身体硬朗,基本起居还能够自理,不用儿女们操心,自己不时还缝缝补补做些针线来度日辰,其长寿应该源于她的心境平和。在他的记忆里,可能是长期水上生活的原因,母亲也就在10多年前因为风湿住过一次医院,其间也几乎没有生过什么大病。他说:“我们家已经五代同堂,逢年过节一家几十人聚在一起是老人最开心的时刻,作为儿女,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母亲健康长寿,多享天伦之乐。”
如今,年迈的老人和小儿子一起生活,生活闲适。休闲的时候,她还喜欢看电视,那些“喳咚撑”的粤剧是她的最爱。老人时常教导孙辈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现在社会好得很,有屋住、有饭吃、有衣穿,还有书读,我们老百姓很幸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17日,自治区政管办党组书记、主任蔡中平率自治区政务服务调研组到北海市调研“一事通办”改革推进工作情况、数...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