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隐秘角落》为富“为仁”

济南时报 2018-10-13 14:12 大字

娘娘庙胡同颇有文明来历,它以一所规模不凡的明朝庙宇闻名,即天仙庙,俗称“娘娘庙”。根据记载,这里原有一所庙宇,但已废弃。明隆庆年间的权贵宦官陈慎斋发现此庙,遂集资重新修建,有当时朝廷翰林院编修济南人沈渊为其善举撰写碑文。虽然至今全无,但根据乾隆中期《日下旧闻考》增记,当时尚有明碑一通,为沈渊记。碑文虽然字迹残缺,但大意可见:

赐进士第、翰林院编修、经筵官、同修国史、前东宫校书、济南沈渊撰。

中宪大夫、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侍书、直内阁制敕房掌房事、预修国史、玉牒、经筵官、古燕周维蕃书并篆。

北海店在都城西,去城二十里许,故有天仙庙,不审创自何代,岁久倾圮。中贵陈君过叹□倾废所栖也,而颓□若此,□称又谓规制不广,遂出赐金,易地八亩,诛茅伐石,聚材纠工,拓而新之。旧止正殿,其山门环垣俱坏,兹缘旧饰新者壬□□□□□殿□右配殿各塑设神像,山门环垣俱备。又立祀田五十亩,供四时香火,延羽士守之。工起于隆庆辛未二月,告成□□□□月也……

这件碑文记录尽管缺了一些字,但大意可以展示给今人,已是弥足珍贵了。我要特别强调的是碑文内容的与众不同,大部分佛寺碑文强调建寺缘起,歌颂兴建者功德,很少涉及宗教信仰方面的论述,而沈渊却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天仙庙善缘人陈慎斋的宗教观。陈慎斋为宫中有地位的宦官,偶然路过“北海店”发现这么一座“岁久倾圮”之庙,遂发心把附近八亩土地买下,开荒兴建,把原有殿宇修葺一新。为了长期供养此庙,又花钱买下附近五十亩田地“供四时香火”,请来道士住持守庙。隆庆辛未年(1571)二月开工,第二年完工,陈的侄子、锦衣卫郭某找到沈渊为此庙撰碑文。

沈渊了解叔侄二人的发心与为人后非常感慨:一般人都是为富不仁,而想“为仁”的却不富裕,力不从心,像陈君这样一掷千金的富人少之又少;即使捐金建庙又都是求得一己的福报,日夜祈求神灵襄助,得不到报答就再三祈求,稍微得到点儿利益就说是神仙显灵,这便是世人对神灵的功利需求,也是我(沈渊)迷惑之处;而陈君却不图自利神报,“不媚神,邀福以累德”,只是积德行善,是真正的急公好义之人;虽然孔子说对鬼神之事应敬而远之,但陈君不一样,他侍奉皇上“勤慎”,被委以重任,却谦和仁厚,儒雅低调,平素不喜奢侈,廉洁自持,非一般建庙求利者可比。

沈渊在碑文中提出了对世俗社会求神拜佛的功利心的质疑,并赞赏了陈君对神祇膜拜的深刻认识与高远境界。即便今天看来其观点也毫不落伍,因为世俗社会对宗教的认识很大程度还是停留在自求其利的层面。

沈渊眼中的河南许州人陈慎斋及其侄子郭松山,便是对神灵有彻悟认识的人。(26)

《北京的隐秘角落》

陆波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1月

新闻推荐

铁山港码头货运联合工会成立

本报讯(记者邱小丽)推动货车司机入会是今年全国、全区工会重点工作之一。10月12日,北海市在铁山港码头举行“货车司机入会集...

北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北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