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广场兴建始末
独具一格的北部湾广场,是美丽珠城的“名片”和“客厅”,是集浏览、观赏、体憩、集会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场所。白天,市民云集,游人如织;晚上,彩灯闪烁,五彩缤纷。
北部湾广场是根据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设计方案,分期进行建设的。首期建设始于1985年12月,它是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后的一个重点建设工程。首期建设的主要工程是植树绿化和兴建“南珠魂”。时任北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的我,是首期建设的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如今回想当年的建设情景,仍有无限的感慨。
相树挖树
1986年春,广场开始植树绿化,市委领导考虑在“南珠魂”雕体北面向海处,种上一棵北海人喜爱的高大古榕,与高达12米的珍珠贝碑体相呼应,应该是极美的文化景观。于是,市领导经过实地观察后,选中了原市政协门前那棵百年古榕树,将其移植至北部湾广场。
鉴于古榕体积大,树身重,完整无缺地挖好树,难度不小。为此,我们组成了年轻力壮的挖树队伍,在园艺师的指导下,轮班进行操作。开挖的当天晚上,正在北海检查水利设施的自治区副主席张春园,在梁自卫市长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来到挖树现场。张春园副主席亲切地向挖树工人问好致意,不时与园艺师等人亲切交谈。在旁的梁市长嘱咐我千万注意安全,加强防护设施,预防事故发生。领导的关怀,使大家深受鼓舞。在北海港务局三台大吊机帮助下,到了第二天晚上,终于完成了挖树任务。
移树种树
1986年3月31日早上,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运树的好时光。8时许,人员和车辆均已到位,沿途上空的电线也整理就绪。当“启运”一声令下,富有起卸经验的北海港务局工程师,吹着哨子指挥吊机启动,各台机手精心操作,大树徐徐升起。在机声的伴随下,榕树头先落放在主车上,树的两臂枝叶也依次放在两台副车上。搬运工人细心地用绳缆把大树扎固后,正在现场的时任副市长张发强,又认真地检查一遍,觉得平整无差后,宣布移运古榕开始。
大约10时,在时任市委副书记林宝光、副市长张发强的带领下,三台平板车按一定时速缓缓行驶,跟在后面的是排列整齐的园林、搬运工人队伍。站在路旁的众多市民,欢呼雀跃,拍手叫好。当古榕树运至广场种植处,已近中午时分了。这时,吊机平稳地将大树吊起,连泥带菟约重60吨的古榕树头,被稳妥地落放在树坑中心处。一个多小时后,这株高大的古榕被稳定地矗立在广场上。现场市民又一次欢呼,祝贺古榕移植成功。
根据设计方案,“南珠魂”雕塑周围要种上14棵代表沿海开放城市的友谊树。市委领导听取多方意见后,觉得龙眼树树容美观,抗风性能强,又是北海的常规树种,决定种上14棵龙眼树。经我与林业局领导商议,决定由市林科所负责提供14棵长势好的龙眼树,并协助做好挖移工作。1986年4月的一天,北海军分区派出一个班的战士,由我带队前往林科所挖树,在林科所林艺师的指导下,顺利地把14棵龙眼树运到广场,由园林工人按设计要求栽种。
建雕塑群
瑰丽的“南珠魂”雕塑工程于1988年建成。整座雕塑占地600平方米,由水池、雕群、碑体三个部分组成。水池圆形,直径13.8米,可蓄水150立方米,象征着湛蓝的北部湾海域;水池中央,耸立着一座高达12米的珍珠贝壳造型碑体,立体三页贝壳中镶着一颗直径1米的不锈钢球,象征着熠熠发光的南珠孕育于珠贝中;水池内环绕主碑体的三组造型独特的雕塑群,分别是骑乘海鱼的珠女、骑乘海马的青年渔民和骑乘海龟的渔翁,每组雕像高达5米,用铜合金铸造而成。1993年在水池内增设灯光和喷泉设施。每当夜幕降临,碑体、雕群、灯光、喷泉交相辉映,景象十分宏伟靓丽。
从1996年开始,北部湾广场进行第三期工程改造和扩建,广场的面积由原来的2公顷扩展到4公顷多,形成了“南珠魂”中心区、集会广场区、中轴线区、文化广场区、大草坪区等五大功能区,充分体现了现代化城市广场的风采。
如今,当年移植的古榕,在园林工人的精心养护下,长势良好,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它像遮天蔽日的大伞,形成一座天然的凉亭,成为市民的活动场所。环“南珠魂”景区的14棵龙眼树,一片郁葱,寓意着14个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社会阔步发展,前景兴旺。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以传承与弘扬南珠文化为主题的北海南珠宫酒店近日举办了一场题为《南珠文化与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培训专题讲座。...
北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北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