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地方教育资源 进行深度挖掘利用

北海日报 2017-12-30 09:18 大字

2018年,教育主管部门全面谋划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动员广大青少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教育责无旁贷。教育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回答好如何“全面施工”与着力“内部装修”的命题。其中,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优质资源进行精细施工。

在我国现行的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分权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成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中枢与桥梁,既要确立高度的国家认同和价值认同,也要为校本实践提供空间与余地,其地位日渐凸显。地方课程的“正确打开方式”,应对地方性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利用,以激活其育人功能。而地方性应从三个“维度”加以阐述。

第一,越是地方的,就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所形塑的北海的“向海”气质,正是北海这一地方的文化特质,对这一地方性的直接性经验与理性反思,是我们挖掘优质的地方课程资源的起点,也才能使地方课程具有适切性与情境性,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为校本实践带来接地气有实效的指导。同时,也让海上丝绸之路视界下的地方课程从北海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拥有普适性和推广性。

第二,地方性既要面对过去,也要属意未来。地方课程资源要将传承与弘扬向海的精神火种与情感源流作为教育的伦理职责,明确育人的目标立场与态度品质,在过去与未来的时间向度上取得张力上平衡,在育人的智慧与课程的追求上获得统一,让地方的重审与再认识上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一融合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地方意志清晰传递,地方的文化底气才能自由展露,教育才能超越对知识与认识的堆集,实现对人的灵魂的塑造,传承和形成信仰、精神、气质、意志、情感等,地方课程才真正拥有其主体性、系统性、丰富性,丝绸之路视阈下的课程资源才能成为学生精神的沃土与底色,育人目标才有了落地生根的可能,对北海才能产生真挚的感情和理性认同。过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化育、“文化”、滋养未来,其影响是渗透性的、潜在的、长远的,而使两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是基础教育的承诺与坚守。

第三,地方性还要基于当地经济社会现状来考量,以获致地方课程存在的基础。要在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建设中拥有一席之地,才能使课程真正与地方同频共振,主动作为,为人才的塑造提供主要载体。在实践性课程、学科性课程、潜在课程等课程的组织形式中为学生自主选择资源,自由学习开辟广阔的天地,为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提供了活动的平台,凸显课程的生活性、统整性与多元性。从这个角度上,地方课程要全面把握、深刻认知当下地方发展大势,与地方保持动态、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才能冲出教育的围城,为地方课程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让地方课程改革融入地方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变革中,以创生出真正具有本土性、针对性、情境性的课程体系,让教育真正在个人性与社会性、生活性与教育性中贯通,以激发北海市学生建设家乡、服务一方的主动担当、进取奉献、干事创业的品格,并秉持着这一地方性特质在追求人生价值中持续深耕,而这就是教育所承载着的活力、所蕴藏着的财富。

总而言之,地方课程开发主体需绘制立体、丰富、多维的地方图景,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高度以及时代的前沿来谋划、规划地方课程开发,才能提炼、整合、升华地方各种有教育意义的资源,才能真正成为北海教育的创造性实践与表达,才能构建真正具有“地方”特色的育人体系,综合一切元素以感染、熏陶、教养学生,不断地在海洋知识的启蒙中,使其发现探索到海洋的魅力与富饶,习得海洋所内蕴的开放包容、勇于突破的行为品质,以形成有利于推进综合素质落地生效的教育生态。

新闻推荐

文明礼仪与素养讲座开讲

本报讯(记者韩倩)“文明可以用四句话概括: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12月24日,知名学者、《羊城晚报》首席评论员何龙引用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名句...

北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北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