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笔记 邕州老味道之中秋月饼

南宁晚报 2021-09-03 07:03 大字

?历史悠久的南宁月饼方朝明/绘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南宁街头月饼飘香。

作为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传统糕点,月饼是中秋佳节最应景的食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在我国已流传了千百年。现时,民间也有“中秋节,月饼节”的说法。

中秋月饼历史悠久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月饼雏形称“宫饼”“小饼”“月团”。北宋时,月饼在宫廷内流行,称作“宫饼”流传到民间后,俗称“小饼”和“月团”。再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月饼”最初记载在南宋。“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不过它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在《水浒传》《金瓶梅》这些以宋代社会为背景的小说中,有关中秋赏月的宴筵上,还未能见到有关吃月饼的描述,说明当时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月饼。

直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余》,才有月饼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也是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才在民间逐渐流传。

清代流行家庭制作。到了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了。《燕京岁时记》记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月饼最初在家庭中制作,清代袁枚的《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东坡赋诗合浦月饼

当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广西合浦居住过一段时间(宋元符三年的七月—八月,即1100年),留下了许多衣食行住的佳话。合浦的土特产,更是令东坡称赞不已,“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枝”一诗,在“南国珠乡”早已是耳熟能详。但合浦月饼也得到东坡的诗赞,却知者甚少。

在题为《留别廉州张左藏》一诗中,苏东坡是这样描述合浦月饼的:“编萑以苴猪,谨涂以涂之。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悬知合浦人,长诵东坡诗。好在真一酒,为我醉宗资。”

当年,苏东坡是农历七月六日到合浦,八月二十九日才离开。其间正逢中秋节,这是东坡先生结束5年的儋州流放之后第一个中秋节,他不但吃到了“中有酥和饴”的合浦叉烧月饼和莲蓉月饼,还听到了珠乡民众在“长诵东坡诗”。这首“东坡诗”或是苏东坡在密州做太守时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吃合浦月饼,听珠乡人高声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先生深切地感受到合浦民众的浓情厚谊,他写下一首《留别廉州张左藏》,却专写月饼,正是为了铭记“悬知合浦人”的真情。

广式流派岭南风味

中秋月饼,同样是南宁最传统的美食品牌,糕点类大宗传统产品之一。

关于南宁人中秋之夜赏月吃月饼的习惯,清《广西通志》载:“唐横州(今横州市)土民,中秋之夜,必作一大月饼,至十余品,拜月欢饮,击鼓讴歌,声闻远近”。可见,南宁中秋月饼流传至今,最少已有1000年的历史。

南宁中秋月饼,属广式流派、岭南风味。其集京式、苏式和西点的优点于一体,具有体态饱满、色泽鲜艳、皮薄馅多、滋润柔软、清香肥厚、腴而不腻的风格。在众多的月饼帮式流派中,独树一帜,久负盛名。

南宁中秋月饼,按其面皮分,有糖皮月饼和酥皮月饼两大类。按其馅料分,有硬馅月饼和软馅月饼两种。中秋月饼以糖皮月饼居多,占月饼产量的90%以上。中秋月饼产量大,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应市品种有100多个,色、香、味、形俱佳。

万国月饼远近闻名

在南宁人记忆中,最著名的月饼,当属民国及解放初期南宁万国酒家出产的月饼。当时,万国酒家著名点心师众多,制作的“五仁、莲蓉、豆沙、豆蓉”并称万国四大王牌,并在当时的南宁《民国日报》刊登巨幅广告。

特级点心师邝惠全,15岁开始跟随粤港师傅学做月饼、西点面包、糖果,深得点心制作真传。公私合营时,邝惠全担任风行饼家主任兼南宁饮食公司加工厂技术指导,1958年先后在饮食公司糕点工厂、万国酒家、新华冰室担任部门主任和技术指导。擅长埋案功夫和烘炉技术。拿手品种为杏仁饼、德庆酥、广式面包、点心、月饼。由他制作的万国月饼,数量、质量历年皆居行业之首,久负盛名。

著名点心师陈伟雄,14岁入行,解放前先后在广州、香港、桂林、柳州、梧州、贵阳等地担任酒店糕点师。解放后,在万国酒家白案部主持糕点生产工作,擅长月饼、饼干、花式蛋糕、酥饼、星期美点等中式、西点制作技术,在同行有很高声誉。

月饼原料营养丰富

制作月饼馅豆沙的主料是赤豆,亦称“小豆”。豆子椭圆或长椭圆形,一般为赤色,原产于亚洲,我国栽培较广。其富含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B等,可做粮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药用。《本草纲目》载:“赤豆甘、酸、平,毒。主治水下肿,排痈肿浓血。疗寒热热中消渴,止泻痢,利小便,下腹胀满,吐逆卒澼。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满,通气,健脾胃,令人美食”。宋仁宗在东宫时患痄腮,命道士赞宁治之。赞取小豆70粒为末,敷之而愈。又贵人伍承亮,后患恶疮近死,尚书郎傅永授以药立愈。叩问其方,赤小豆也。承亮问:“得非赤小豆耶?”医谢曰:“某用此活30口,愿勿复言。”传说虽有些夸张,但赤豆入药能治病是事实。因此,食用豆沙肉月不仅“令人美食”,而且有益于健康。

冬瓜是市民的主要蔬菜之一,食用月饼之时,正是收获冬瓜之旺季。把冬瓜成茸,作为月饼馅料,可兼酸碱两性为一。因此,冬蓉月饼,特别显得滋润嫩渭、清香纯甜,深受市民喜爱。

绿豆,因种子为绿色或浅绿色而得名。原产我国,栽种较广,食用广泛,并可入药,食之能消肿下气,压热解毒。《本草纲目》讲,绿豆能“解除一切草药,牛马、金石诸毒”。绿豆营养丰富,也被作为月饼原料使用。

方朝明

新闻推荐

街所联动开展“推磨转圈”清查整治行动

本报讯6月9日,铜陵路街道和七里站街道联合花冲派出所联合开展“推磨转圈”清查整治和入户走访行动,120人参加了行动。...

合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