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在桂林举行 展示发展成果 推动文旅市场回暖

南国早报 2020-12-09 13:56 大字

2020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上,来宾展台载歌载舞引观众驻足。 南国早报记者 唐晓燕摄

南国早报桂林讯(记者唐晓燕)12月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以及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桂林市政府联合举办的“2020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坛”在桂林举行,为观众奉上“文旅大餐”。

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本届旅游展为期3天,以“共建‘一带一路’共享数字旅游”为主题,展览面积达25000平方米,来自国内21个省(区、市)、境外20个官方旅游机构以及5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家参展商参展。展期内预计参展参会人数达10万人次。

展会的“线下实体展”重点展示近年来国内外文化、旅游及数字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组委会搭建了壮族铜鼓展区,向参展参会嘉宾展示中国悠久的壮族铜鼓文化。“云上旅游展”采用全景漫游形式,运用5G、VR、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打造展览展示平台,为不能亲临展会现场的嘉宾提供沉浸式三维体验。

旅游展期间还将举行中国-东盟数字文化旅游专业合作论坛、买卖家配对交易洽谈、专业买家旅游资源考察以及主宾国(菲律宾)和主题省(云南省)旅游推介等一系列活动。云南省文旅厅和自治区文旅厅将于现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推文旅发展,致力于进一步推动国际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回暖。

与此同时,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为主题的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也在桂林举行。来自中国、东盟各国文化部门、中国-东盟中心及东盟各国驻华使领馆的嘉宾共240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出席了论坛大会。专家学者从考古的角度分析了广西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历史脉络。会后,论坛嘉宾还考察了三江侗寨、兴安灵渠等申遗备选项目。

据悉,文化论坛期间,论坛配套活动首届中国-东盟艺术周于12月7日至14日在南宁、桂林等地举行,内容包括开闭幕演出、戏剧展演、电影展映等,有近百场精彩的文化艺术展演活动。

12月7日至8日举行的“2020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论坛”,则围绕“如何深化对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的认知”“如何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现有效对接”等重点话题展开研讨。记者从论坛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7个,全国21个省(区、市)相继设立197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新闻推荐

险! 男子非法运输煤气罐面包车半路突然自燃 事发兰海高速,所幸37个煤气罐全是空罐,未造成人员伤亡

车上的煤气罐被转移下来。运载煤气罐的面包车自燃后,被烧成废铁。交警部门供图扫一扫,看相关视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通...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