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大考,北海这样解题
本报记者蓝永前通讯员来莅
截至3月9日,北海市连续21天无新增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无疑似病例,无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全市各县区均被自治区列入“低风险地区”。自疫情发生以来,该市没有出现本地二代传染病例、没有聚集性感染发生、没有在农村蔓延、没有医护人员感染。
1月24日至2月7日期间,进入广西的3万多武汉人,46%来到北海;在北海购房的湖北籍业主有3897宗,其中武汉籍1197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北海如何解题?
火速进入战时状态
根据自治区公安厅提供的信息和北海市公安局大数据进行研判,开展对湖北(含武汉)籍人员精准排查管控,确认从1月24日至2月7日进入广西的3万多名武汉人中约46%进入北海。在北海购房的湖北籍户主有3897宗,其中武汉籍1197宗,疫情防控排查面广难度大。
面对压力,北海市火速行动,将疫情防控阻击战划分为合浦县、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涠洲岛旅游区“五大战区”,把全市30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429个社区居(村)委会、1166个小区分成3734个网格、指定网格责任人3710人,逐街、逐村、逐栋、逐户、逐人进行登记排查。
为解决确诊和疑似人员密切接触者查找难的问题,北海成立大数据联防联控小组,设立19个监测卡点,全面、准确、及时收集进入北海市的人员信息,进行“四个数比对”(总数比对、购房数比对、交通数据比对、入住人员数比对)。建立工作专班,全面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工作,指定3个集中隔离点,抽调专门人员实行24小时值守。
物资难题迎刃而解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消毒酒精告急……
充足的防疫物资是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防疫物资紧缺难题?
北海市充分利用进驻北海的网络企业资源优势,进行全国和全球采购。加大与国外特别是越南、土耳其及美洲国家的采购联系,充分利用北海10多个友好城市的资源关系,对接国内外相关机构、企业300余家,为各县区、园区、部门及企业实时提供采购信息。
目前,北海市已采购防护口罩超过100万个、防护服1万套、隔离衣8500套以及一批护目镜、医用手套、体温枪、防护面罩等防疫物资。
在向外采购的同时,北海市还立足本地加大防疫紧缺物资生产。
3月4日上午,在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广西小卫士医药用品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刚安装完毕的普通外科医用口罩生产线开始试投产。在北海市政府的推动下,广西默士药业有限公司与中粮公司合作,从商洽到生产仅用16小时。支持北海国发制药厂春节期间复工,生产的乙醇消毒液在满足本市需求的基础上,还向广东、海南供应。医疗健康防护及消杀用品产业园目前正在加快建设。
“名医工程”功不可没
“如果不是医生医术高,医院体贴重视,我不可能这么快痊愈。”北海首批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72岁的韩女士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截至3月8日,北海已治愈出院病例40例,治愈率90.91%。
在此次疫情防控战中,北海市统筹优势资源,遴选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126人救治团队,培训储备218名第二梯队医护人员。
“名医工程”作用得到显现。去年以来,北海市通过高薪引进顶尖医疗卫生人才,目前已与50多个知名专家达成合作,全职引进4人、柔性引进16人、引进团队9个。在此次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中,全职引进的北海市中医医院院长刘建航博士带领中医团队,全程介入,实行个体化治疗,实施“一人一方案、中医药早介入”诊疗模式。北海与上海华山感染科张文宏教授团队及多位医学院士专家开展远程治疗和指导。
优化诊治,实行个体化治疗,实施“一人一方案、中医药早介入”诊疗模式,全力救治患者。
北海市还加强医疗基础建设,迅速改造完成6家发热门诊及留观病房楼。在定点收治医院增加核酸检测机构,大幅减少采集样本送检时间,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后备医院,补齐短板,确保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救治目标。
3月2日,北海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捐献采集工作。3月6日,北海仅用22天就完成市结核病防治院应急隔离病房改造项目,这是北海版的“小汤山”。
日前,国家统计局北海调查队对跟踪调查样本户开展的专题调查发现,北海市民对防疫措施评价满意度达到97.8%,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本报合浦讯(记者/蓝永前通讯员/林启波)疫情防控期间,合浦县连续发放两个月的低保金和特困人员救助金共2338万元,有效保障困难...
合浦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浦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