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粉与相亲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合浦县石康镇的部分农村居民曾把相亲称为“炒粉”。如果今日家中有人要去相亲,别人问起时,家人就会说他去炒粉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问的人也不会误解对方真的去炒河粉了。那么,“炒粉”一词为何会和相亲联系起来呢?
彼时风俗和今日一样,青年男女相亲都是要找一个地方约见,那时人们通常是选择圩日在镇上见面。这倒不是因为圩日集市上卖的东西比较多,也比较热闹,而是因为当时农村都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集体劳动,如果平白无故不出工,别人就会问起。此时若是直言去“相看”(相亲),万一不成,将有损颜面,选择圩日相亲,便可以“趁圩”(赶集)为名前往。既然是见面,那免不了要吃饭。当时市场上的商品远不如今日丰富,且农村居民的经济能力有限,也吃不起太好的东西,所以大部分人都是选择请对方吃一碟炒粉。到了上世纪70年代,虽然经济生活相对改善了,相亲时点菜还是会习惯性地点一碟炒粉。这就是炒粉和相亲会联系到一起的由来。这点加上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使得“炒粉”一度成为相亲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相亲基本不用“炒粉”这个词语,也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此仍有印象。“炒粉”一词,也就成为那一段历史岁月的见证。
新闻推荐
本报南宁讯(特派记者蔡志军)1月12日、13日,出席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住北海市自治区政协委员们,在驻地会议室参加联组...
合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