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廉山下土围楼 :北海客家的精神家园
合浦县曲樟乡璋嘉老屋场土围楼外景。土围楼的红墙青瓦。合浦县闸口镇社边坡围楼内各民宅。历经百年的土围楼大门。土围楼门楼。土围楼大门。曲木土围楼一角。合浦县曲樟乡璋嘉老屋场祖祠。沧桑的土围楼老屋。土围楼鸟瞰。合浦县曲樟乡曲木四方形的土围楼。编者按:
在北海合浦大廉山脚下的许多村落,散落着许多筑土围楼、白墙青瓦,结构型制近似又各具风格特色的客家土围楼,其中不乏建成于明清时期的老房子。世事变迁、光阴流转,这些曾经光泽乡间、承载着厚重人文和古朴民俗的一座座客家老房子,仍在岁月风雨中默默守护着乡村的安宁……
北海合浦是广西客家人聚居的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土围楼,主要分布于北海市合浦县的曲樟、公馆、白沙、闸口等客家人聚居的乡镇,又称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北海客家土围楼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保留着客家文化特色,不仅是北海市民居建筑文化中的一绝,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海客家土围楼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从两晋至唐宋期间,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当地土著人居住,这些南下的汉人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新民”,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北海的客家人大部分是在明清时期由于战乱迁徙而来。初到北海的客家人,在当时属于“弱势群体”,只能选择远离城镇的合浦大廉山脉一带作为落脚点聚居开垦。初以茅棚窝棚为居,随着垦耕土地的扩展,有了建立家园的物质条件后,开始建筑自己的家居住宅——土围楼,而中原民居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建筑格局,特别是作为客家祖地福建土围楼的建筑形态和特色,也就成了北海客家民居的主要参照模式。而北海客家人在建筑土围楼的过程中,由于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结合了滨海丘陵山地的自然地理气候因素以及当地的社会环境条件,在保留客家祖地土围楼的基本建筑格局的同时,突出了与本地环境相结合的适应性。
北海客家人的传统土围楼,又称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主要分布在北海市合浦县的曲樟、公馆、白沙、闸口等客家人聚居的区域。一座土围楼往往就是一个家族、一个宗支、一个姓氏的摇篮,更是一个村场甚至四乡八邻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海客家人把土围楼俗称“城肚”,“城肚”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池塘、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一座土围楼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居住在其间的人不出门基本也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之需,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筑土围楼自成体系
据北海市文史学家范翔宇介绍,北海客家土围楼规格型制及建筑风格多元,这与土围楼的建设周期有着很大的关系。
北海客家土围楼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建设周期:一是创立初期的解决家族居住安全问题的土围楼,大都建成于明朝时期;二是完善时期,随着客家农耕的发展,特别是人财物方面的资本积累,在建筑土围楼时更注重于型制格局,这类土围楼大都建成于清中晚期;三是成熟期,辛亥革命前后,大量的北海客家子弟加入到时代的洪流之中,涌现出了一批辛亥志士、北伐将领、黄埔军人,功成名就后,这些北海客家子弟落叶归根,回家乡建设了规模、规格更“高调”的土围楼。作为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象征,当时的“璋嘉府”“塘背院”“豪沃殿”等北海有名的土围楼的规模便可见一斑。
目前,北海现存的客家土围楼约40余座,大多依山而建,背山靠水,依“山环水抱必有气”“水曲则有情”等理念构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与平地之间,形成前低后高、两边低中间高的双拱曲线。建筑布局结构四面封闭,以方型围为主,防御居住兼用,关闭围门,就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独立王国”。
北海客家土围楼大都保留着客家文化特色,筑土围楼、白墙青瓦。围楼外四周挖有壕沟水渠,楼门设有两道圆拱门,第一道门为拉栅门,既可通风透气又可观察楼外情况。第二道门是用厚硬木板制成,四周镶铁皮,门板上嵌有圆头大钉,再用三条横圆木上中下作三道大门闩,大门一关,便与外隔绝。
土围楼内还留有很宽阔的中央空地,即地堂,农忙时是晒场,农闲时便是人们聚会活动的地方;遇红白喜事,便是人们宴饮之所。土围楼里的建筑格局讲究辈分尊卑,各房宗支的住房也按辈分顺序安排,长者的房称上房,墙板和走廊多有雕花装饰。工人及作坊、猪栏、厕所都在底层。
土围楼内住户多以聚族而居的同族同姓人共居。值得一提的是土围楼的“心脏”——祠堂,这是围楼内最堂皇的地方,也叫“祖公厅”,客家人叫“厅下”。祠堂设在围楼里最正中的房间,一般是三间连体,安放着历代祖宗神位,是土围楼内最庄严权威的地方,这里不仅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处罚违反族规的族人的地方,也是逢年过节合族祭祀祖先的地方,更是娶亲嫁女拜天地、叩祖先、宴宾客的团圆喜庆地。
由于土围楼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住在土围楼里的客家人,形成了相对稳固的社会群体,很少受到当地土著文化、习俗、语言等颠覆性的影响和同化,很大程度上完整地保留了客家民系固有的生活方式,这也是北海客家文化至今还能自成一格,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
建筑宏大有如堡垒
北海客家土围楼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整体建筑宏大,布局合理,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的营垒式住宅,规模庞大,一般都占地在10亩—30亩之间,以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形成了突出的共同特点。
北海客家大多数土围楼的建筑风格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坪、楼门、门厅、环廊、天井、厅堂,天井比例瘦高,二层以上均有内环廊,设计紧凑,别具一格。围屋的中轴线房间为“厅下”,两侧横屋房间为花厅,是族中子弟读书场所。围屋前面与外墙池塘之间的空地为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围屋后半部的房舍建筑,正中为方形主体建筑,有上、中、下三厅,各厅之间均有天井厅堂,分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中主次分明。建筑结构十分利于采光、通风、排水。屋内的地面,厅堂多是三合土地面,天井及过道地面一般用青砖石板铺砌。据称,人多聚居时,一座土围楼里就居住着上百户人家,几百口人。
为防止土著和盗匪的骚扰打劫及害虫猛兽的袭击,客家人建造的土围楼谨严缜密,对外是全封闭的,注重建筑的防御性。北海客家土围楼一般分外围和内围。外围大多呈方形,四角都构筑有坚固的碉楼或炮楼,有如堡垒。外墙原料以当地沙土为主,掺入适量石灰,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以增加其拉力。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土墙一般墙厚1米,高10多米,墙上不设朝外的窗子,只开设分布枪眼似的细长窗口,成为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
客家土围楼的内墙半腰还设有骑马道,将整座城墙四角炮楼及门楼紧密地相连起来,各种生活设施齐全,每一间房,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来往方便。围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和谷仓、水井、池塘等,四角皆建有高耸坚固的碉楼,既可用来作了望,防备万一有盗匪打劫,又可居高临下还击来犯之敌,而且只要楼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的,更是让盗匪望而却步。
北海客家耕读传家
庭院深深的客家土围楼不仅只是一处建筑,更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如果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名片,那么北海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兴学重教之风在北部湾地区可以说独领风骚。
提起北海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事例,范翔宇告诉记者,北海客家子弟在土围楼里的书院、学堂或学校里读书,所受的教育是多元化的。其中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子弟明“礼数”。这个“礼数”,于家,尽子孙孝义;于国,尽忠勇之心;于众,行仁义之德;要使这种道德品行成为群体遵行的标准,除了世代相传的行为相授之外,读书就是最好的教化方式。因此,客家土围楼里的书院、学堂或学校,往往带有宗族的荣誉和权威,对子弟的教化具有较强的约束力,收到的效果也较为显著。这些古老的客家土围楼,在传承优秀客家文化的同时,能让世世代代的客家子孙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如今,在散落于大廉山脉下的众多客家土围楼里,都会看到存放、陈列着大量的如“进士”“文魁”或“慎独”“谨行”等匾额楹联。这些匾额或楹联,浓缩了先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寓意深刻,饱含着训勉和期待,起到了教化、警策、激励的作用。同时也蕴含着厚重深远、丰富多彩的人文史迹,见证了北海客家人迁徙、定居、奋斗、发展的历史文化。也因此,土围楼也被称之为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土围楼里的祠堂和学堂,也就因此成为独具特色、富有象征性的历史人文景观。
(本版文字、图片均由本报记者罗伟采写与拍摄)
新闻推荐
北海廉州湾新城滨海组团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发布会召开 廉州湾新城打造北海发展新名片
本报讯(记者罗伟)12月24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北海廉州湾新城滨海组团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新闻发布会,向媒...
合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