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守护千年文化
(上接第一版)村里人确实也羡慕石忠的福气,因为他的子女都已大学毕业,并且在外地有不错的工作。石忠每天都乐呵呵的,感觉生活满足。
苦日子也是有过的。孩子读书那几年,每年开学交学费,石忠都要四处筹措,咬牙坚持。现在苦尽甘来,石忠却把自己当年的辛苦付出归于古城头的祝福。
2000年前,大浪可能作为合浦县治所在地,网罗天下货物。现在的古城遗址,繁华不再,有的只是河流、绿草、农舍、水牛以及庄稼人绘就的写实田园画。
“古城墙的土更扎实,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的石忠抓起一把土给记者看,他参与过古城的挖掘,知道哪是城墙,哪是护城河。记者跟随着他,靠着对藏在水里的石柱、被掩埋的城墙、干涸的护城河的点滴拼接,渐渐勾勒出一个以城墙为屏障的古城来。随着古城越来越出名,到访的游客越来越多,石忠也感到作为古城人的自豪与骄傲。
与记者道别后,石忠沿着古城墙走回村里,佝偻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古城墙两旁的密林中。大浪古城从无人问津到全国闻名,带给了像石忠这样的普通人更多希望。
严广云:醉心阅读和写作,以传承文化为使命
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起,一个男孩便飞一样地冲出校门,向合浦县图书馆跑去。拿着新发下的借书证,站在一橱橱图书前,像面对着一盘盘精美的佳肴却不知何处下口。犹疑良久,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选定一本,一气读完……小时候跑去图书馆读书的场景经常出现在严广云的脑海里,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阅读会成为一件自己怎么也放不下的事。“读得多了,写作也就顺其自然。”
严广云曾经到过广东,又回到合浦,当过工人、学过技术,创过业,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做回了小时候跑去图书馆的自己。多少年来,待的地方几经流转,工作几经变化,而他始终坚持阅读与写作,笔名“廉州山人”,在当地小有名气。
《古风·次陶元亮饮酒诗二十首》《仿杜甫六碗寮八仙歌》《时代的选择》《文昌塔下》……严广云的作品,无论是诗词还是散文,几乎看不到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多是对社会、文化、历史、人生的哲思与寄托。
随着阅历的渐长,严广云越发感悟到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越是文化繁荣的地方,经济发展就越好,像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地方,自古以来文化兴盛。”
在严广云看来,文化能带给人、带给地方以自信,能让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好,让地方充满活力,文化越自信越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严广云参与了很多关于振兴合浦历史文化的工作,编纂《广西诗词选》北海市分卷部分,呼吁弘扬苏轼、南珠等文化地标。言语间,他为珠还合浦能成为汉时的主流文化而自豪,也为传承、振兴合浦文化满怀信心。
新闻推荐
瓜农用心护理长势良好的无籽西瓜。黄世凤摄秋日的福成镇门头村,田野一片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瓜蔓下,“躺”着一个个圆溜溜的小...
合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