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与历史对话钦州坭兴陶寻根:专家找到了1300年前的“惊喜”

钦州日报 2019-04-03 12:08 大字

卢炼

位于钦南区东场镇雅子冲的古窑群文化遗址是钦州最早的制陶工场之一,也是古海丝路上较早的制陶工场。近日,雅子冲古窑群文化遗址来了一群特殊客人,他们是钦州市坭兴陶历史文化研究专家组的专家们,专家们行走在古窑遗址间,透过历史遗留的陶器残片“穿越”时光的遗迹,与历史对话。

1300多年前窑火煅烧的“神物”

雅子冲古窑群位于钦州市钦南区东场镇雅子冲母鸡坑岭,也叫母鸡坑古窑群,是钦州最早的制窑工场之一,也是古海丝路上较早的制窑工场。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土坡,种着当地农民常种的甘蔗、木薯、辣椒等作物。200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这里的地表和田坎断壁剖面散落大量陶器残片,器形多为罐、碗、钵、盘、盆、盂、壶等,附近发现两座古窑址,一座为馒头窑,一座为龙窑。2015年,对古窑进行考古试掘,馒头窑窑身基本保存完整,龙窑仅存窑基。经对地表的陶器残片进行鉴定,为隋唐时期遗存。

穿过一片甘蔗地,就到了两座古窑的栖息地。远远看到馒头窑,钦州市博物馆老馆长李世川三步并作两步直扑过去。2015年对古窑进行考古试掘时,四川大学的考古专家曾说,这座馒头窑的形状、大小、功能,与合浦的汉代馒头窑如出一辙。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室、烟囱等部分组成,因形似馒头而得名,亦名“圆窑”,一般只适用于作坊式生产及艺术陶的制作。此窑窑体采用粘结良好的紫红泥盘筑、拍打夯实成型。

钦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邓家庆说,目前尚未对该馒头窑进行考古挖掘,按散落地表的陶器碎片来看,其烧制的陶器已经非常精致。此窑的遗存,非常珍稀,证实了钦州先民在隋唐以前已使用馒头窑烧制陶器。

说话间,李世川老馆长在馒头窑门捡到一块脱落的窑壁土块,窑火煅烧的痕迹很明显,有一面因长年柴火烧及已发黑。他很兴奋,高举着,对大伙说:“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泥坯,而是经过1300多年前熊熊燃烧的窑火煅烧的神物,曾经为当时这个馒头窑出产精美的陶器立下汗马功劳啊!”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人帲说:“一直都说‘坭兴陶烧制技艺传承保护展示中心’里只有馒头窑的介绍而没有实物,现在有了。一会儿把这块窑壁土块带回去,放到展示中心里。”

离馒头窑约二三十米处,便是一座龙窑。龙窑被荒草覆盖着,扒开表面一层薄薄的土层,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窑基。龙窑沿土坡而建,斜斜向上,长约十米,窑砖的砌筑整齐且结实,地表上到处都是陶器碎片。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陆景平说,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坭兴陶的“根”的机会不多,确实心潮澎湃。

据当地村民说,从这里至潭池岭一带,沿江都是这样的窑场,这样的陶器残片在沿江的山岭土坡随处可见,伸手可拾。另据了解,距此处不远的大风江中心岛屿上,还保存着好几座完好的馒头窑。雅子冲古窑群、潭池岭古窑群均面临大风江并形成群落,江边均有古码头,由此可推断,两处古窑群均为隋唐时期钦州陶器大规模生产的主要窑场,当时的陶器制作技艺已相当成熟,产品则通过大风江销往各地。

虽然2012年此处已被公布为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控制范围,但是,目前却没有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专家们提出,要尽快把古窑群保护起来,特别是馒头窑的窑门是裸露的,村民的耕作活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对古窑群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因此,要尽快对古窑群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抢救性的挖掘、保护,近期最好能建一个保护棚,立一块简介碑。

2000年前的大观港风采依旧

专家组一行沿着山间道路辗转到大风江边的沙环村。

越过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片辽阔的水域:蓝天映衬下碧蓝的江水(或许是海水)、翠绿的红树林、柔柔的江风、偶尔飞过的白鹭,还有停泊在江面的几叶小舟,构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李世川告诉大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观港,是我国在古海丝路上创建的第一个海港。沙土夯筑而成的堤坝,伸到江里,画了一个半圆,又绕回岸边,像是故意给前来观景的人修建的一道观景平台。专家们站在堤坝上,屏住呼吸,静静地感受这汉代大港的宏伟气势。

自汉武帝以来,南越朝贡礼品必由此条水路输出。内陆江河航运的船只是平底的,否则遇滩搁浅即翻,而从南流江走出的中原货物,须在此处集结,然后换尖底的风帆船出海,才经得起风浪。

民国《钦县志》记载了大观港的范围:由沙浪角到沙角,计直长四十余里,计横阔上狭下宽,狭处有二里许,宽处有十三四里,三大桅船任可行驶。可见其港池之宽阔。

事实上,大观港并不只囿于港池大小,而是指辐射到方圆几十里大风江沿岸一带。史料所载大观港的岸上,就是大观村。这大观村原本只是个小渔村,村民世代靠打渔为生,自汉代以来,至隋唐,大观港水路因船只来往频繁,大观村自然成了商埠兴隆之地,各路商界人马和仕途达官要人来往就多了起来。

2000多年前,南越一带因山高林密陆路交通非常闭塞,但凭借丰富的水系而形成相对发达的水上航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修通了灵渠,中原大军从长江入湘江,通过灵渠而达漓江、西江,沿北流江、南流江而下,抵达合浦港,稍作休整后向西过大观港,再经钦州乌雷到达交趾、日南,然后是下东南亚、出西洋。这是中原和南越物产运往东南亚的黄金水路。大观港便是这条黄金水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商贾云集,交通频繁,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至汉后,因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而被誉为大汉、大唐“天朝第一港”。

乌雷岭是钦州湾沿海一带最高的山,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秦汉以来都是军事要塞。至隋唐,建乌雷县。据史料分析,东汉马援将军为平南方叛乱,率二万余人前往乌雷岭扎营。马援开凿西坑运河工程,从大观港腹地经九河渡、西坑运河,直达乌雷营防。乌雷岭庞大的身躯挡住了从北部湾西南吹来的强劲海风,大观港成了避风良港,而取道西坑运河则是避开了北部湾的海风,得以风平浪静直达乌雷。所以,历史上,乌雷、西坑运河、大观港是一个整体。

2000年后,虽然大观港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站在沙环岭上,还是能感受得到当时这个方圆百里宽的大港的宏伟,领略到2000年前“天朝第一港”的风姿。

西坑古运河面纱即将揭开

2009年5月,钦州市博物馆进行文物普查时,在犀牛脚镇西坑村发现了一条残存的人工挖掘的河道遗址,经过多方走访和后期的研究,推断这条运河遗址最远可能追溯到东汉时期。汉光武帝派马援率二万余兵力平定交趾郡叛乱,大军驻扎在乌雷。当时的陆路与内地不通,大军的粮草补给、兵器马匹等只能通过水路运抵,当时的天气预报水平低,无法预知台风的信息,当时的造船术也无法抵御大海风浪,而开凿运河连接九河渡至东坑口的大灶江,则可避开风浪。

专家组先到了九河渡。九河渡因上游有麻蓝江等九条河水汇集于此设渡口而得名。过去曾是大风江出海口,20世纪60年代,建设九河渡大坝,截断波涛汹涌的九河江水,造出万亩良田。现在九河渡大坝成了交通要道,成为北部湾北岸各港口建设石材海运中转站。大坝北端的15孔水闸、炮楼,现在成了旅游圣地。

《钦州志》记载:“九河渡,在州东之岭门村侧,距城一百一十五里,东通大观港,西达龙门,旧传明季海寇杨二,鎜为剽劫之所,或曰征交趾时,疏为运粮道。”

据文物普查的结果和查阅的史料可知,这条运河正是马援当年为躲避三娘湾风浪和海盗而开凿的运粮道,但后来各种原因成了废址。明末清初,为抗清农民军首领杨彦迪(杨义)所利用,靠疏浚古运河得以逃脱,因此村民误以为那是明朝时期开凿的。现在当地还保留杨义涧、杨义垌等地名,也留下许多传说。这条古运河与防城黄帝沟、仙人陇构成我国海上唯一古运河,是古海丝路上的一个宏伟工程。

专家组从滨海公路转入了一条小道,转过龙眼山,专家组在一处开阔处停了车。公路的下面,便是在历史上立过大功的西坑古运河。

站在古运河边,对面是山,这边是坡地,中间是长满水草的狭长湿地,一些地方则有少量积水,这就是一条废弃的河床,人工挖掘的痕迹十分明显。

按史料所记载,古运河总长应为6—8公里,目前已调查过的古运河痕迹约5公里,窄处宽4—5米,宽处达10—12米。专家组把地图铺开,对照百度地图,确定专家组所在的位置正处于古运河的中段,再往前约2公里处,便是史料所载运河的出海口河山框。站在岸边,仿佛看到2000年前马援的运粮船只排满了运河,直抵乌雷。

古运河沿着这条旧公路一路往西南,在河山框被公路拦腰斩断。公路的那边,是开阔的稻田,据史料记载推测,这些稻田,在2000年前应该是海。2019年,钦州市将对西坑古运河进行挖掘,届时,西坑古运河的面纱将被真正揭开。

要进一步加强对坭兴陶历史文化的研究,要尊重历史,充分挖掘、研究其历史渊源,文化底蕴;还要加强考古调研,找到更多古窑遗址群落,要拓展“寻根”的范围,找到坭兴陶历史的“根”。

新闻推荐

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日活动

本报讯(记者翟坚求通讯员林启波)3月31日,合浦县2019年平安建设宣传日系列活动之“古法山水画作品展”在廉州广场开展。参加...

合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