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上“掘金”豆角支起大产业苏其

钦州日报 2019-03-15 09:45 大字

“去年从6月份到11月份,天天都有进账,多则上千元,少则几百元。”卜英俊向笔者细算着他家去年种植豆角的“幸福账”。去年,他家光种植豆角这一项就增加收入4万多元。

在钦南区那思镇禄宦塘村,像卜英俊这样从豆角种植中“掘金”的还大有人在。据了解,2018年那思镇共发展豆角种植1500多亩,产值将近2000万元,豆角种植已覆盖那思镇10个村委500多户群众。

一个传统的豆角种植产业,何以在那思镇做成产值千万元的大产业?“政府搭台、部门联动,做好产销服务,确保群众的种植稳产增收。”那思镇党委书记梁云龙介绍说。

据了解,那思镇群众素有种植豆角的习惯,但以往都是零星种植、自产自销居多。若扩大种植规模,销路是摆在村民面前最大的一道难题。

为了打消群众的顾虑,那思镇专门组成工作组,一方面瞄准在外做蔬菜流通生意的本土致富能人,动员其“回家创业”,带动群众致富;另一方面主动联系联镇包村帮扶单位,寻求帮助。

经过一番筹备动员后,在合浦做蔬菜流通生意的本土商人卜德禄顺利回村,投入30多万元在禄宦塘村专门成立种植合作社,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收购豆角外销。同时,针对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以及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由合作社向有种植意向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并签订保价收购协议。

“提前谋划好销路,群众无‘后顾之忧’,种植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许多。”那思镇镇长罗福梅介绍。为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各联镇包村单位也在开展帮扶过程中,积极引导贫困户加入豆角种植行列,并在贫困户种植过程中及时伸出援手,提供资金支持,以及主动联系农业、科技等部门,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在诸多行动的“照顾”下,去年那思镇涉及参与豆角种植的500多户群众中,贫困户就有200多户。

“如果不是政府牵线搭桥,提前帮助解决了销路问题,我家也不敢种这么多。”看着收购商直接到田间地头收购豆角,一车一车往外运,那思镇禄宦塘村黄仟章当时一脸满足。他家在去年分三批共种植7亩多的豆角,粗略计算大约收入五六万元。他说,豆角收购价最高峰的时候是5.2元/公斤,那时天天都有豆角采摘,可谓是“日进斗金”,到了后期采摘的“尾豆”,也能卖两元钱左右一公斤。“那思的豆角由于‘卖相好’、品质好,有着‘山泉豆角’的美誉,在外面很抢手,这跟本地良好的土质气候环境有关。”负责蔬菜流通销售的卜德禄说。去年,经他的合作社向北海、防城、柳州等地流通的那思镇豆角150多万公斤。

新闻推荐

田间地头学雷锋

近日,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志愿者们在帮扶点合浦县廉州镇中站村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当天,该公司开展以“传承雷锋精...

合浦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浦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