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江老苏与北海海鸭蛋
北海海鸭蛋生产加工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图为工人在加工海鸭蛋。 罗伟 摄北海海鸭蛋声名鹊起,党江老苏可说功不可没。
党江老苏真名苏相轩,是北海市最早推动海鸭蛋养殖生产成规模、成产业链的带头人之一。早在2002年,他就在合浦县党江镇滩涂河渠开始大量饲养海鸭,并随之成立了海鸭蛋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协会,采取“抱团取暖、互助经营”的模式,带领养鸭农户将一枚小小的海鸭蛋从街边市集的叫卖,到走出北海、走上央视、走向全国,让北海海鸭蛋“名声”如今红遍大江南北,广受国内消费者青睐。
享有“稻蛋基地”之称的合浦县党江镇,除了稻米生产外,蛋鸭饲养是当地的一大特色。苏相轩告诉记者说,2002年他刚开始做海鸭蛋生意时,养殖了5000只海鸭,第一年就赚了3万多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立了第一个海鸭蛋专业合作社和生产协会,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建设海鸭养殖基地,将养殖量逐渐扩大,并不断将产业链在互促互动中延伸。在老苏的带动下,且得益于央视的宣传,北海海鸭蛋的市场行情迅速看涨,在合浦沿海的乡镇,海鸭养殖户随之异军突起。
为提升海鸭蛋的附加值,2010年,老苏尝试着把海鸭蛋包装起来,贴上商标进入超市销售,并将北海本地居民特有的腌制咸鸭蛋的传统和技术优势充分发挥,探索精深加工的路子,将海鸭蛋加工处理成烤海鸭蛋。“这样,不但可以解决鲜蛋不宜存放的问题,还提高了海鸭蛋的附加值。”
别小看这一枚枚小小海鸭蛋,在养殖户心目中,它们却是增收的“金蛋”。近年来,北海市海鸭蛋的市场旺销,让北海市沿海乡镇许多养殖户有了致富依托。党江镇沙冲村委的潘能强,就是这些致富农户的其中之一。
前几年来,自从加入了老苏的南珠海鸭蛋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的支持和指导下,潘能强的海鸭蛋有了稳定的销路。他笑着告诉记者:“通过这些小小的海鸭蛋,现在不但盖起了新房子,而且在供养2个孩子读书学习的同时,手头上仍然还有闲钱用。”
近些年北海市海鸭蛋产业的迅速扩展,成为更多养殖户增收的有效渠道。党江镇马头村委的养殖户陈柏荣乐呵呵地说:“去年我加入广良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后,在合作社的支持下养殖海鸭5000多只左右,仅靠卖鸭蛋年增收就有8万元。”
目前在合浦县沿海乡镇,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依靠饲养海鸭增收致富实现了小康。不少农民合作社,种养兼备,初步形成了循环农业,即将海鸭饲养在稻田中,一可以除虫,二可以为农田提供有机肥,使农作物生长更茂盛。
同时,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北海市海鸭蛋生产加工已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各种不同品牌名称的海鸭蛋多达30多个,线上线下年销售产值突破5亿元,产品远销10多个省份,特别在东三省更为畅销。北海海鸭蛋,通过产业化真正走出了一条的新路子。
“北海海鸭蛋有今日,除了产品质量有保障外,党江老苏功不可没。”合浦县党江镇广良农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廷广如是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沈川华)为抗击台风“山竹”,9月15日、16日,合浦公路管理局对辖区内的路面、桥梁、涵洞进行巡查,重点查看江河上...
合浦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浦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