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变“黄金屋”

北海日报 2018-05-12 10:19 大字

本报讯 近日傍晚,笔者来到合浦县廉州镇烟楼村,只见该村“农家书屋”内挤满了人,一个个手捧书刊,聚精会神地阅读着。“自从办起了这间农家书屋,村民们有空就赶到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不少农业种养知识,也增进了对党的惠农政策的了解。”村支书苏会三面带笑容地对笔者说。

10多年前,在廉州镇政府的支持下,烟楼村筹资办起了农家书屋,配置了科普、法律、医学、电器维修、农经、农业科技指导等方面的图书2500余册,音像制品100余盘,还配备了电视机、VCD等设备。为规范农家书屋的管理,村委还制订了《农家书屋管理规定》,制作了借书登记手册和借书卡,并从村中挑选了两名掌握一定农业种养技术的青年轮流值班,担任书屋管理员。

烟楼素有“珠乡大蚝村”美誉,然而,多年来养殖大耗的产量、效益和产品更新等方面并没有取得大的突破,群众只是年复一年地按老传统养殖。自农家书屋建立以来,村民们在这里学会了不少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也有力地促进了新技术、新品种和种养经验的普及与推广,学科技、

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新一代经济能人不断涌现。烟楼村盐田小组村民苏贵在养蚝方面总是“偷工减料”,从不信科学,因此收效甚微,失败的打击使其心灰意冷,整天饮酒解愁。去年初他途经烟楼村委办公楼时偶尔走进了农家书屋,阅读一阵后,他就迷上了这里的书报,并成了这家书屋的常客。由于经常看书读报,他增长了不少养殖知识,2017年他养殖大蚝100多亩,他运用从农家书屋中学到的管理知识,结合蚝场底质软硬度的实际,准确地把握养殖棚架标桩的行距及设置,每月对桩脚耥沟扒泥一次,加强做好蚝桩清除杂质、防范蚝苗脱落等工作,并及时移桩育肥,养出的大蚝个体大,壳厚色浓,颗粒饱满,肉质肥美,使每亩大蚝比原来亩产增产200公斤以上,年增收达20多万元。“是农家书屋救了我、帮了我、富了我”,面对笔者,苏贵乐得合不拢嘴。

在烟楼乃至周边村屯,像苏贵这样靠农家书屋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群众见样学样,加强大蚝养殖管理,不断提高了大蚝的质量、产量和收益。去年,烟楼村养殖大蚝面积达1600亩,亩产均比原来增产150公斤以上,上市的大蚝远销浙江、江苏、广东、四川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就为蚝农增收190多万元。“我们村的大蚝增产增收,农家书屋立下了汗马功劳。”面对惊喜的养殖回报,烟楼群众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岑仁德)

新闻推荐

开展存款保险知识宣传

本报讯(通讯员陈宗恺)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存款保险条例》的认识,积极推动存款保险知识的普及,今年以来,合浦县农信联社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号召,组织开展了多次存款保险知识宣传活动。为做好存款保险宣传...

合浦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合浦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