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还珠亭追忆

北海日报 2017-10-10 00:00 大字

南珠亭模拟资料图。说起合浦的许多亭台楼阁,自然会让人想起海角亭、东波亭等,但说到合浦还珠亭,这个湮没在岁月中合浦一景,估计没有多少人还有记忆。

岁月交替,朝代更迭,还珠亭始建于哪个朝代难以考证,但肯定与南珠脱不了关系,历朝的许多的文献传奇如《合浦县志》《廉州府志》和《元代野史》等也以还珠亭为题材佐证了合浦还珠亭的存在。

据传称,还珠亭是当时合浦先人为纪念和缅怀演绎“珠还合浦”那个传奇故事的主人翁孟尝而建。

还珠亭,明清两朝均有重修,并毁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战火,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当时的合浦县政府计划修复,但因日本侵华,战事风起而搁置。明李骏的《还珠亭记》记载:“合浦古郡也,今为县隶廉州府。旧有亭曰还珠,盖以表孟尝之异政也。亭在今府治东北还珠岭下,屡经兵火,漫不可识。”另据当地老一辈人传说:还珠亭遗址为廉州东北还珠岭上,东山寺后侧的雷廉古道边,“园林茂盛、景致幽雅”。重修的还珠亭呈方形,单檐翘角,葫芦顶,为木架枋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亭门敞开,东西门窗洞开,古雅大方。亭后壁嵌有《还珠亭记》碑文,为明佥事李骏所撰。此外,亭后还另建有孟太守祠、孟尝流风坊,为当时的“廉阳八景”之一。

据《合浦县志》记载: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到天顺三年(1459年)这近百年间官府采珠活动减少,人民暂得以生养安息。明廉州府俭事李骏《还珠亭记》有说,景泰五年(1454年)郡守李逊为效法孟尝,律贪革弊,在原址上重建还珠亭,“既建亭其中,又立祠其后……民悉欣然从事,无有怨咨,经始于是年之冬,落成于明年之夏。”

还珠亭,表达了人民对孟尝的敬仰和怀念,憧憬着“还珠”的美好。但世道无常,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让人民苦不堪言。据合浦近代名宿许甘谱先生《珠官脞录》载:南汉刘鋹宫殿悉以珍珠为饰,合浦置媚川都,定珠课,渔民采珠多葬鱼腹。又明朝中期,采珠次数多,规模大。弘治年间(1488—1505),皇室征集了广东沿海一千多艘船到合浦捞取珍珠贝。这两次是历史记载采珠规模之最,当时采珠的渔民是用绳缆缚住身体和石头,沉下海底去捞珍珠贝的。潜水时间一长,采珠人常常被鲨鱼所伤,或者由于不及时出水气绝死去。珍珠的大量开采,加重了沿海特别是合浦珠民的灾难。

“孟尝何处去了,珍珠几时回来!”如今的人民政府,终于让“珠还合浦”的故事重演,“振兴南珠终有时”已得到了最好印证。

新闻推荐

合浦县举办2017年国庆文艺晚会

舞蹈《赶圩归来阿哩哩》。林启波摄本报讯9月29日晚,由合浦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珠乡大舞台”合浦县2017年“砥砺奋进·喜迎党的十九大”国庆文艺晚会...

合浦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浦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