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律监督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四川日报 2022-01-19 06:25 大字

2021年,四川检察找准高质量发展突破口——

巴中通江县检察院检察官对一起涉黑案件出庭支持公诉。

岁末年初,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若干措施》,从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量和效果、加强过硬检察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同样在岁末年初,四川省204个市县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各地公安机关启用,统一履行组织协调、监督协作、督促落实和咨询指导等职责。

1份文件、204个办公室,聚焦点都是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回顾2021年,全省检察机关找准“十四五”时期四川检察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不断强化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能,进一步更新监督理念、调整监督重点、延伸监督触角、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能力,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曹颖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鸿

为大局服务

强化检察履职,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在去年10月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剑阁县检察院办理的古柏树保护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宣传案例展示。

该案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评选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典型案例,也是四川检察机关加强生态文明司法保护的典范。

过去一年,四川检察紧紧围绕“十四五”时期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为大局服务,以检察履职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四川省检察院与重庆市检察院建立跨区域公益诉讼管辖、鉴定资源共享等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5项协作机制,对5起跨区域重大案件挂牌督办,发布10件川渝检察协作典型案例,持续推进两地司法理念和办案标准的统一。

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在社会治理中的规范引领作用,全省检察机关结合办案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349份,采纳率94.9%。

省检察院在办案中发现,寄递毒品犯罪案件量逐年上升,部分寄递企业落实实名寄递、收寄检视等制度不到位,遂向省邮政管理局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同时,省检察院与省公安厅、省邮政管理局联合出台工作意见,建立防范打击寄递毒品犯罪长效机制。该检察建议入选了全国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类优秀检察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调研四川等省(市)寄递安全检察建议工作基础上,向国家邮政局提出“七号检察建议”,推动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寄递行业安全监管。

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全省检察机关联合省公安厅对涉民营企业刑事“挂案”开展清理,办结316件。同时,对涉经营类犯罪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少捕慎诉慎押,受理审查逮捕409名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不批捕159人,变更强制措施82人;受理审查起诉952人,不起诉332人,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检察机关还在逐步探索开展企业合规工作,结合办案实际,引导企业开展合规建设,减少和预防企业犯罪或利益被侵害,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为人民司法

坚持换位思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辛苦积攒6.2万元购买的装载机被盗,经历多个诉讼程序只要回了3.6万余元……这是刘庆(化名)这些年的经历。

鉴于该案已由各级检察院审查办理,申诉人仍不服,在征求当事人意见基础上,去年10月,省检察院检察长冯键组织召开了公开听证会,旨在推动案件实质性化解,防止申诉案件程序空转。听证后,听证员一致认为原审判决应当予以维持,但经过公开释法说理,刘庆的心结终于解开……检察机关协助人民调解员组织双方达成和解,并给予了国家司法救助。

这是四川省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坚持以“如我在诉”的思维换位思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实践。

“人民群众有所呼,人民检察必有应。检察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要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全面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和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冯键表示。

去年,四川省检察机关扎实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集中力量开展“治重化积”专项行动,刑事申诉息诉率居全国第一;在检察环节促成民事案件和解息诉750件;常态化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成功化解352件。

除了化解矛盾纠纷,过去一年,四川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回应群众对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期许。四川检察严厉打击侵害百姓个人信息安全、舌尖上安全、钱袋子安全、脚底下安全、头顶上安全的犯罪,用“五个安全”换群众安心——起诉泄露、贩卖个人信息等犯罪364人;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568人;办理“地沟油”“问题豆芽”、未经检验检疫肉类整治等公益诉讼案件1962件;以诈骗罪起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1822人;起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3648人;通过“问题窨井盖整治平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2025条;依法惩治高空抛物犯罪,起诉25人。

倾情保护特定群体。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时有发生的情况,四川检察持续两年在全省开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专项行动”。去年,省检法两长同庭履职,依法办理了一起严重暴力性侵留守女童抗诉案,该案以强奸罪改判死刑立即执行,极大震慑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省检察院联合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对100余万名教职工等从业人员开展准入查询,督促相关部门对有犯罪记录的依法解聘或开除。

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高质量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去年,省检察院梳理群众关注焦点和社会治理难点,制定“检察为民办实事”10项措施,梳理45项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台账。全省检察机关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1486件;为因案返贫、因案致贫的1817名当事人及家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909万元;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督促修复被污染、破坏的林地、耕地等1.7万亩,清除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固体废物16.8万吨。

行动 强化教育、建章立制

锻造一支检察铁军

□曹颖频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鸿

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四川检察交出亮眼成绩单——办案数量同比上升21.9%,“四大检察”业务工作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同时,26件案例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多项工作指标居全国第一,22个集体、16名个人受到省部级表彰,17个集体、34名个人被评为“四川政法先锋”……

检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检察队伍。去年,中央部署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闻令而动,全省检察系统以刀刃向内、动真碰硬的勇气和决心,自我革新,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

形成“五级联动”学习模式

筑牢政治忠诚是教育整顿的第一任务。以思想政治建设开局,全省三级检察院通过政治教育铸魂、党史教育增信、警示教育明纪、英模教育提气,推动干警思想受洗礼、灵魂受触动、精神受鼓舞,夯实锻造检察铁军的思想根基。

将“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省检察院制定了一份涵盖18个具体学习事项的清单,为学习教育画出清晰“路线图”。院领导发挥头雁效应,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形成领导带头学、党支部推动学、部门负责人辅导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跟进学、书记员自觉学“五级联动”学习模式。为确保真学真懂真用,各级院对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不仅查看清单是否执行到位,更侧重检验学习是否转化为实效。

学习教育是手段,其效果要体现在查纠整改上。检察人员积极开展“晨学晚思”“每日三省”等活动,自觉把个人、职责和工作摆进去,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反思不足、提出建议,形成学习心得等。

用好每一次谈心谈话,扫清干警思想上的“灰尘”。省检察院明确各级院领导“带头谈”,重点对象“提级谈”,严格落实“五必谈”等要求,制定“一纲三表一提示”,确保谈心谈话取得实效。通过谈心谈话以及两轮个人自查填报,梳理汇总问题,认真查纠整改。

“1+7”方案推动根除顽疾

整治顽瘴痼疾是教育整顿的重中之重。

教育整顿期间,省检察院明确33项整治内容、48条整治措施,形成顽瘴痼疾整治“1+7”工作方案,推动顽疾整治深入彻底,干警精神面貌有新提升。

着力整治在指导服务基层方面的机关作风顽疾,省检察院制定了“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方案,整理出市、县两级院建设发展中面临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明确22项具体举措;对5个全国相对薄弱基层院、27个省级相对薄弱基层院,采取领导对口联系、业务条线指导、派员跟班学习、对口帮扶援助等措施,有序推进“脱薄争先”。

紧盯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难点堵点问题,建章立制,根治顽疾。省检察院在全省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羁押必要性审查、“断卡”行动、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等专项活动。针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刑罚执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四川省检察机关实质化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工作指引(试行)》《四川省刑罚交付执行工作指引》等,推动从制度层面破解监督不力问题。结合扫黑除恶常态化,瞄准基层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健全完善21条具体措施,服务保障乡村振兴。

教育整顿期间,省检察院机关梳理出120项制度,逐项研究废、改建议;对市(州)检察院上报的216项制度逐项把关,一一形成废、改建议,确保出台的制度更加科学、管用、好用,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新闻推荐

400斤的过年猪不见了?民警连夜查找

“郭警官,太感谢你了,成功帮我们找回了过年猪。”11月24日20时许,四川通江县永安镇碧溪坡村村民汤某某,向民警连连致谢,左邻右...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