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村的路硬了,村民的生活变了

四川农村日报 2020-10-15 07:00 大字

□程聪

“现在再也不怕生疮害病了。”10月12日,小雨飘洒,在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永丰村1社,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梁万华说,就算是下大雨,走在路上,不会像以前那样稀泥巴溅得满身都是。

“原来的路让人绝望,现在的路让家乡充满希望。”谈起道路的变化,梁万华感慨万千。以前道路不通,村上的老百姓生病,全靠村上的年轻人背和抬,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卫生院,遇到突发病,只能听天由命。

“我采用背和抬的方式送的病人多达10多人。”梁万华回忆道,2013年的时候,他家60多岁的邻居程天易突发疾病,村干部立即叫上社里的8个年轻小伙,在椅子两旁绑上竹竿,做成简易担架,分成两组,沿着泥泞小路,飞奔至诚镇中心卫生院。“再晚来一会儿,后果不堪设想。当时医生告诉大家。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赶路,到达城镇中心卫生院时,8个年轻小伙早已经精疲力尽,累瘫到只会眨眼,肩膀早已被竹竿磨破了皮。一些居住在场镇的年轻人,因为路不好也不愿意回村里的老家,一年最多才回去三四次,村里的老人大都缺乏陪伴。

“小病拖,大病挨,特别严重才往医院抬”,一度成为村里人生病没法住院的真实写照。“路不通,造孽!”以前公路不通,去场镇要走两三个小时,村民每天凌晨4点起床赶路去场镇卖菜,十分辛苦,梁万华妻子陈艳玲附和道,村民有时候为了占点好摊位,一夜都不会睡觉。现在道路硬化了,非常方便,去年80余岁的父亲梁福明结石胀痛,不足半个小时就送往了卫生院,及时解除了老人家的痛苦。

“现在道路全部硬化,并增加了防护设施,通到了家门口,快捷方便!”有着十多年驾龄的至诚镇永丰村村民褚明洲表示,夜晚开车也比较安全,不再像以前那样心惊胆战,遇到陡坡急弯还要下车查看路况才敢通行。村道路硬化,加上了护栏,也了却了诺水河镇白云村1社赵心云的心事。“以前路不通时,孙女读书天不亮就要起床,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达学校。”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气候,赵心云就会焦急不安,双眼就会一直朝着孙女上学的路,痴痴地盼。

“十三五”以来,通江县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49.2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公路4021.5公里,农村公路列养里程达6023.4公里,实现了100%的建制乡镇通了油路(硬化路)、100%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100%的建制村通了客车。路通了,村民的日子也变了样。赵心云的孙女坐上了客车去上学,十几分钟就到达学校,不再天不亮就赶着上学;在至诚镇场镇上学的梁馨瑶,吃上了爷爷梁万学每天送去的从自家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以前送一次蔬菜吃一周的历史也彻底改变了;卖菜的村民改变了晚上不睡觉占摊位的习惯,只需要清晨坐上客运车拉着新鲜的蔬菜赶到集市;住在场镇的居民们也会经常抽点时间回村上 老 家 陪 伴 家 中 的 老 人……

新闻推荐

四川省加大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和保护力度

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四川省加大烈士纪念设施管理和保护力度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丹钟帆)9月30日是第七个...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