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倌”熊伟带领乡亲们过上“牛气”生活
早春二月,山花烂漫。在巴中市通江县铁佛镇印合寨村的山坡上,一群群黄牛散步山间,悠闲地吃草。这群牛的主人,就是80后的大学生“牛倌”熊伟。
盘活土地
投资600万元搞生态种养业
2006年,熊伟以优异成绩从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2015年春节,回到老家的熊伟发现,农村的大量土地闲置,不少老乡生活贫困。那一刻,他萌发了回乡创业想法。说干就干,他毅然决定放弃工作回乡养牛。可是家里人并不支持,“你是头脑发热了吧,好不容易从那穷山沟奔出来,还想回去吃苦?”母亲听后说道。亲戚们知道后也直摇头,“我们养了一辈子牛,除了农时的耕种外,从没赚到啥钱呀。”
但是熊伟并没有放弃,2015年3月,他开始考察项目、选址规划、流转土地、寻找水源、修路平地、建立圈舍、购进母牛,有时饭都顾不上吃,晚上他还得挑灯夜战,做规划、写方案、拟制度……
“要干就要干出名堂”。熊伟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在当地成立四川省利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以牲畜养殖为主,集种养、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发展生态种养业。目前,公司已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养殖圈舍9000余平方米,购进空山黄牛和西门塔尔牛400余头,繁育母牛150余头。他说,预计今年底养殖生态黄牛800余头,年出栏500余头。
借牛还牛
贫困户月入3000元
印合寨村是全县最大的水库移民村。去年,熊伟带头成立了三江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经村民议事会商议,全村农民自愿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入股,熊伟与村民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每户每年均能享受保底分红。合作社目前有社员117户。
“我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草还能有两笔收入。”社员李田育觉得这是“破天荒”的好事。他说,“合作社租用农民的土地来种植牧草,牧草可以种两季,10月份种黑麦草,第二年4月份种墨西哥玉米,每季每亩产量都达6000多千克,收割后以0.4元/千克卖给合作社,加上每亩300元的土地租赁费,一年一亩地纯收入达5000多元。除去家中的日常开支,一年下来还有一笔积蓄呢。”
社员李中洲在公司养牛,月薪3000元,“我这么大年纪还能成为‘上班族\’,不仅能照顾了老伴儿,还有收入呢。”
“我现在不再为生活发愁,吃、穿、零用的钱全来自于‘养牛\’。”社员李平余代养了3头小牛,“每头牛每月可获得补助300元,仅此一笔收入就上万元。”据他介绍,圈舍由公司(合作社)免费搭建,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防疫等服务,出栏时统一回收。
据印合寨村村主任李严生介绍,按脱贫攻坚“不落下一户一人”的要求,全村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抱团发展,让贫困户发展产业“零风险”,目前全村17户贫困户均代养了3~4头。
“下一步,我们计划建立一个产业链,发展循环、生态、休闲的现代农业。”展望未来,熊伟信心满满。
(张敏 本报记者 杨永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笔者在巴中市通江县民胜镇方山村方田坝水库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长臂挥舞、运土车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正在平整大坝,整个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据悉,方田坝水库扩建工程属于小型抗旱工程,第...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