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上线 在线科技咨询尝试破瓶颈
□本报记者 吴平
根据 《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和《四川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省科技厅选择了巴中、广元等部分市(州)和科技扶贫示范县先期开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运行试点,试点时间为9至月。
作为 “四川科技扶贫在线”7个试点县之一,平昌的在线咨询解答农业技术APP正式上线运行。3个月来,该APP运行效果如何?记者近日进行了打探。
农技落地难主客观原因均存在
平昌一名核桃业主近日发现,老早种下的核桃苗,竟没有别人晚一年种的长得好。原因何在?原来他请的专家来自陕西,北方的核桃苗长得慢,一般不用底肥,成活一年后才追肥。但四川气候不同,核桃苗长得快,施一道底肥后,效果立竿见影。
该县林业局技术人员魏荣发现,科技入村到户的最后一公里不好落实,不只是科技人员的主观原因,更有技术更新快、技术体系日趋复杂等客观原因。“以往核桃栽植一年后塑造树形‘重剪轻拉\’,但平昌推广种植的早熟核桃品种,因为长得快,栽植一年后可以用‘拉枝、压枝\’的方式来调整树型、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这样既不造成树体浪费,又能至少提前一年挂果。”魏荣感慨,发展经果林产业,品种差异致使配套技术也有差异,如果不持续学习,专家跟不上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更甭提很好地服务村民了。
此外,在没有考评、奖励机制的情况下,科技人员科普的动力缺乏,容易马虎敷衍。每到科技下乡时,往往会复印一些过时的科技资料,也不管有没有针对性,给村民随便发放一些了事。
魏荣发现,虽然在脱贫攻坚中发展了大量经果产业,但有些村民基本的栽培和管理常识都缺乏。科技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渠道和方式,效果堪忧。
APP在线答疑
质量效率有保障
3个月来,魏荣已通过在线答疑获取了多元(服务券)。“有了积极性,并且责任心提高了,自己没把握的,查资料弄清楚了才敢回复。需要到现场的话,也会跑一趟实地查看。”
该县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孙来新介绍,全县迄今通过APP在线问询生产经营技术问题上千条,已解决多条,其他正在解答中,其中%由县专家解答,解答不了的由市、省级专家解答。
今年9月,通江县一个养鸡户的商品鸡即将出栏时发热、不吃食,在本地畜牧兽医站的专家没有较好的办法时,平昌县“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发布了该消息,通过跨地区的专家会诊,及时解决了问题,体现了该平台在汇聚整合智力资源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专家个人的能力短板得到了弥补。
孙来新认为,该项目还有一个优势在于有省科技厅的专项经费支持,中级职称及以下的专家,答疑一条补助元(服务券),副高及高职专家元(服务券),全县已支付服务券9.9万元 (服务券),未支付的还有1.万元 (服务券),最后由省厅统一将服务券兑现为现金。
兼顾当下长远服务范围有待放开
该平台现阶段着眼于贫困户的脱贫产业咨询,平昌县上报入库个贫困户。为了保证APP的活跃度,该县在个贫困村每村设立了3至5名信息员,负责发现、上传农技问题,每上传一条有元奖补。信息员与专家都接受了APP的使用培训。
江口镇临江村信息员马洪星介绍,该村有3个信息员,他作为县农技站工作人员,专业上有优势,另外2名是本村村民,发现问题更及时。马洪星发现村民主动问询的大部分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比如冬天鸡仔拉稀、死亡,果树不会修枝等。暂不影响收益的轻一些的病虫害,乃至更长远的发展问题则不在其考虑范围。
对此,马洪星认为,信息员也需要主动作为,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将产业危机消灭在萌芽时。此外平台下一阶段的优化,建议进一步开放服务范围。“作为临江村的信息员,我不能传达该村以外的技术咨询,如果能打通,获益群众会更多。”
新闻推荐
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全国个村落列入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四川省个村,其中通江县洪口镇古宁寨村、龙凤场乡环山村、澌波乡苟家湾村、胜利乡大营村、胜利乡迪坪村、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