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旅游供给侧改革待破题 从市场入手 激活“全域景区”
2月24日,记者从巴中市旅游局获悉,春节“黄金周”期间,巴中共接待游客121.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308%。数据显示,旅游业在巴中的跨越发展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目前巴中的旅游业尚存一些短板,在景区整合、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仍待提档升级。如何破题?在补短板上下功夫,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由之路。
留不住客 多道难题需破
近年来,巴中市以光雾山—诺水河景区为龙头,积极培育旅游业等经济增长新极点,取得不俗成绩,扩大巴中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实在效益。
“‘十二五\’期间,巴中新增国家4A级旅游景区7个,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旅游收入年均增速41%,游客接待量年均增速34%。”巴中市旅游局局长姜玉华介绍。
未来的路如何走?巴中提出,将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等支柱产业,突出打造生态产品区、生态产业群,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的发展道路。
有了方向,如何能走得更好?记者调查发现,巴中旅游业尚有多道难题需破解。“景区一共有四个业主,这就导致景区没法实行一票制。”通江县旅游局行业管理股负责人吴顺刚称,诺水河景区的景点由不同业主经营,除狮子洞是由国有旅游公司经营外,中峰洞、龙湖洞、楼房洞由不同的个体业主承包经营。业主不同,导致景点门票价格参差不齐、服务不一,引起部分游客不满。
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足也是一大问题。“巴中近年来着力培育山水观光、红色文化旅游、山地运动休闲、乡村旅游等旅游产品,但内涵和丰富性还有待加强。”巴中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说,旅游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直接导致“留不住客”,影响了旅游综合效益的提升。
旅游商品也过于单一。在诺水河等景区,虽然有银耳、核桃、猕猴桃、天麻等本地特产,但多以小贩叫卖为主,未形成完备的旅游商品营销体系。
出门旅游,解决好住宿和吃饭问题,是欣赏美景和游玩的重要保障。但每逢假期旅游高峰期,巴中一些景区的基本服务就显得有些吃力。通江县目前有27家二星级农家乐,其中10家分布在诺水河景区中峰洞附近,景区里还有一家三星级乡村酒店。虽然建有相应配套设施,但并不能很好应对游客高峰。
对症下药 改善旅游环境
针对巴中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巴中市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巴中旅游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今年要重点改善旅游环境。
对于诺水河景区多业主的现状,通江县透露,将回购离狮子洞较近的楼房洞,将该片区的楼房洞、狮子洞、宋家洞进行重点打造,并建立一个可容纳上百人居住的酒店。为解决景区秩序混乱的问题,通江县拟成立诺水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对景区实行统一执法管理。
在旅游商品开发上,巴中多区县将积极引进、培训专业人才,结合本地特色和先进景点的做法,加强整合开发,并建设专门的旅游特色商品展销中心。
在补短板上下功夫,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长远谋划。姜玉华介绍,巴中将按照“全域景区”理念,深入实施大交通、大产业、大产品、大服务等“八大旅游重点工程”,加快推进以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同时,姜玉华说,巴中还将依托全市茶叶、核桃、银耳、巴药等农业产业带和农业产业园,充分利用巴山新居、自然山水、民俗文化等资源,按4A级景区标准,打造提升巴中市乡村旅游大环线,力争2020年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0亿元,直接带动约17%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王小蔓 吴岷讯本报记者 庞峰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庞峰伟)5月19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的“中国石刻艺术之乡”授牌仪式在巴中举行,老区巴中再添一张国字号新名片。巴中盛产花岗岩、大理石、白花石等石材,拥有石窟、明清碑刻、红军石刻...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