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家乡的年味最难忘

四川日报 2016-02-02 00:52 大字

□人民日报记者 张文

打工3年,农民变身“城里人”

“太久没回家了,村里人还认得咱们么?”何小琼和丈夫踏上归家的旅程时,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何小琼夫妻是四川巴中市通江县诺江镇厍洪村村民,自从3年前外出务工,两口子便没再回来过。今年春节,两人总算下定决心回家过年。

当年夫妻双双外出务工的主意,是何小琼提出的。“地里刨不出金娃娃,不如学村里人一起出去挣钱。”在村里务农,家里收入每年仅有四五千元。

“隔壁张家的两个儿子都去广东了,每月兄弟俩都能给家里老人汇个一两千元回来。”在厍洪村,青壮年劳动力七成以上都常年外出务工。通江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80万人口,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近20万人。2012年10月,跟随外出务工的“潮流”,夫妻俩来到山西运城,进入一家劳务公司做建筑工人。

运城有着大量的外省农民工,何小琼夫妇很快融入到了当地的农民工队伍。虽然一开始,夫妻俩只能租住在工地附近简陋的房屋中,但也其乐融融:生活成本并不高,每天收工后,两人去附近菜市场买一些便宜的大路菜,住在一起的工友们常常轮流在外买一些肉食回来分享,为清苦的日子带来一丝温暖。

让夫妻俩更安心的是,离工地不远的城乡结合部有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于是他们把正上小学的儿子接到了运城。尽管两口子打工的工地三年来频繁变更,但儿子始终在这所小学就学——夫妻俩比较忙的时候,便让儿子寄宿在学校附近的工友家。

2014年,夫妻俩搬进了当地为农民工修建的廉租房。“每月200多元租金就能住楼房,我们算是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何小琼回忆,在收入最高的时候,他们每月能存下6000多元。

杀年猪、做腊味、串亲戚,院坝里笑声越来越多

打工3年,除了想家,何小琼最想念的还有家乡的“年味”。每到12月底,通江农村家家户户在置办年货之余,还会杀年猪、做腊肉。在运城时,租住的房屋内无法熏制腊肉,一家三口靠着老乡们过年返乡带回的腊味解馋。

这次一回到家,夫妻俩便一起动手杀猪:在农村,每家每户杀猪都会请邻里过来喝“泡汤”,也就是第一口肉汤。“以前杀年猪时,村里年轻人大多还在外打工回不来,只好老汉们上阵。”60多岁的邻居张德孟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返乡务工,现在杀年猪时,院坝里满是年轻后生们的笑声。

在通江农村,人们将猪肉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丫枝烧火烟熏。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腐。如今村里人虽然还是照此法做腊肉,但家家户户不再做动辄上百斤的腊肉了。

“以前生活条件差,难得有机会吃肉。只要杀年猪,恨不得都做成腊肉存起来。”何小琼说,现在的农村顿顿有肉食,一户农家也就做数十斤腊肉便足够一年吃。

做好了腊肉,村民们便开始相互“串亲戚”。农村的串亲戚不严格按照春节时段,只要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便开始相互串门,一是交流打工的体验,二是分享用工的“情报”,商量来年的打工去处。

农村文化、产业齐发力,留住返乡农民工

这次回乡,让何小琼夫妇原本坚定留在城里的心思有些动摇。

“村里的日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单调,比去城里打工过得舒坦。”何小琼说。虽然还没到农历春节,但元旦期间的文艺活动也让何小琼大开眼界。村里和隔壁的诺水村联合举行了家门口迎接“文化新年”的活动。“家家住进聚居点、公路修到家门口……”有村民们自己创编的表演唱《亲家母》,小品《吃酒》《斗地主》,还有趣味运动会,欢乐的气氛深深感染了何小琼。“据说春节期间的活动比这个还要热闹,还是在家过年有味道。”

“种核桃吧,比在外打工差不了多少。”村民屈勇说,他前年发展了2亩多核桃和1亩多花椒,年收入增长到一万多元。2015年,通江县38万亩核桃中有10余万亩挂果,产值突破2.6亿元。

“好!把家里的几亩地堆堆肥,咱们也种起来。”何小琼跟丈夫商量,不能仅仅种植经济作物,还要办起农家乐。“我们这里夏天凉快,现在路修得这么好,农家乐的生意肯定不错。”回乡几天,何小琼就和丈夫决定,春节之后不再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既能挣钱也能照顾家里老人。

(原载2016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新闻推荐

基层治理探新路微信或可帮上忙

□戚瑛当大多数人还在手机微信中抢红包、刷朋友圈时,在大巴山深处偏僻落后的贫困村——通江县云昙乡印顶寨村,370多户村民玩微信却玩出新高度。全村上至六七十岁的老汉,下至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大都...

通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通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