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抠门”邹婆婆:关爱困难孩子很慷慨

成都日报 2015-12-15 21:44 大字

41岁那年,她痛失独子,与丈夫商量后决定把对儿子的爱奉献给其他孩子,开始资助贫困孩子;56岁那年,她送走警察丈夫,将丈夫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23年来,她没有停止资助失学儿童的步伐,继续给自己的资助对象寄去学费。她就是成华区建设路街道“五老”志愿者,第三届四川关爱明天十佳“五老”提名奖获得者——邹晓珑。

中年丧子

将爱无私献给其他孩子

今年64岁的邹晓珑,更喜欢她别人称她为邹大姐。她也曾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幸福的家。儿子12岁那年不幸因白血病离世。事后,邹大姐打开儿子的同学送来的捐款箱,里面全是硬币和角票,她说,“孩子们捐出的不是冰棍钱,而是一颗颗爱心。”这份情谊,邹晓珑和丈夫都铭记于心。

1994年6月,邹大姐偶然看到电视上关于通江县贫困学生的报道,她的眼泪夺眶而出。于是她和丈夫商议,“既然儿子不在了,就把善款捐给其他需要的孩子吧。”

仅仅一年,夫妻俩先后向通江县失学女孩王珍支助上千元钱,使孩子得以重返校园。不仅夫妻俩走上关心白血病患儿、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的道路,他们还发动亲朋加入关爱队伍。1995年,两人和亲戚先后捐助了7名贫困生。2007年,丈夫因病去世。邹大姐如约将丈夫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教育和科研事业。

热心公益

透过新闻关注有困难的孩子

丈夫离开后,邹晓珑的爱心助学之路并没有停止。“5·12”汶川大地震后,邹晓珑把国家给失独家庭的补助费资助了一名在都江堰中兴镇九年制义务学校就读的灾区女孩小张俊。坐出租车,她买光了出租车上的“爱心车票”。

现在,她每天晚上6点都会准时打开电视,收看本地近10档新闻节目。无论是身患绝症孩子或是受到意外伤害的儿童,无论是留守儿童或是地震孤儿。只要身陷困境,她都一一记下,第二天便去看望,并送上一定的慰问金。闻名全国的“四川好人”仁义哥王东也得到过她的帮助,她为王东捐款,王东孩子来成都时,又送去棉被和食物,至今经常电话问候。

1994年至今,邹大姐她一直行走在爱心助人的道路上,曾参加过“情系大凉山 暖冬行动”、成都电视台《热线188》公益行等活动;每年带着“成都小生命合唱团”的孩子们去春游、秋游;曾荣获首届“成都慈善榜”十佳慈善公民称号、被授予“第三届成都市道德模范”。

对自己很抠门

只为多帮几个孩子

近日,记者来到邹大姐的家,客厅的水泥地板已有多条裂缝,除了电视柜上的一台小电视和一个长条木质沙发外,就只剩下她与亲人的,以及与关爱过的孩子们的照片。记者还注意到,厨房的灶台上罩着她中午吃剩下的小半碟莲白、一点儿凉拌竹笋、一小半碗蒸饭,其中大部分是红薯。她说这是准备晚上吃的。

邹大姐为了能让每月那2100元的退休工资帮助更多的孩子,只能从自己平时的吃穿上节省。可她患有多年的抑郁症和心脏病。今年10月8日,邹大姐心脏病复发住院。领导、亲朋好友、同学、邻居纷纷来看望她,大家凑钱想让她请护工。邹大姐却坚持自己照顾自己,她说请护工的钱都可以再帮助几个孩子了。这几日,还未康复的邹大姐又忙着筹备圣诞礼物,准备本周末陪为癌症小朋友们过圣诞节。

多年来,邹大姐就是这样节约每一分钱,关爱、资助过多少孩子,自己已数不清,为此荣获过多少荣誉,也不记得。她常说,我没有什么闪光点,所做的都是为了回报曾经帮助过的好心人们。本报记者 邓婧 文/图

新闻推荐

新年新房新对联三年全面奔小康

巴中市城子山村村民搬进“巴山新居”——□袁大坤本报记者尹勇1月3日发自巴中1月1日,清晨的雾霭还没散尽,在巴中市通江县板桥口乡城子山村聚居点里,鞭炮声、唢呐声、锣鼓声喧天。搬新家后,村民庞开川...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