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正常人证明”未必不正常 地方政府无权限制民众办寿宴公车改革要完善细节

攀枝花日报 2015-08-06 02:12 大字

《长江日报》

“正常人证明”未必不正常

新闻事实:西安市长安区的张先生30年前曾到一家专科医院看了精神科,此后他在生活中和工作岗位上一直正常生活。但日前在办理协议离婚手续时,当工作人员得知他这段经历后,要求他开具证明,证明自己是“正常人”。最终,张先生做了有关检测,拿到了检测报告和证明,才顺利离婚。在媒体的曝光之下,诸如证明“你妈是你妈”“我是我”之类的“奇葩证明”,受到了广泛质疑。

媒体观点: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要求当事人开具“正常人证明”,完全是依法依规办事,并非故意刁难。更何况,从医学角度来看,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已经“临床痊愈”,但如果不坚持用药或遇到刺激后仍很容易复发,而家庭矛盾、离婚纠纷,恰恰正是容易给当事人带来刺激的事由。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认为“奇葩证明”多了,连基本的社会管理程序都否定了。自然,“奇葩证明”该清理的就清理,不要连累了正常的管理。

《新京报》

地方政府无权限制民众办寿宴

新闻事实:据报道,近日,四川省通江县人民政府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公职人员和群众操办酒席的通知》,对通江操办酒席申报范围作出了明确:办寿酒则要求老人年龄70周岁及以上,每间隔十年可操办一次,还必须以身份证或户口簿为准。而后,当地官方回应称,这样规定是老百姓的希望。

媒体观点:以“初衷良好”之名,而行擅权越法之实,本质上是对权力谦抑的一种嘲讽,而且从实效上看,权力僭越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往往较其要规范的“不良风俗”更为严重。对于地方政府,移风易俗也不一定非要动用行政命令不可,引导当地村民自行制定“村规民约”,用“村民自治”规范约束,似乎是更好的方法。

《羊城晚报》

公车改革要完善细节

新闻事实:今年7月起率先在广东省直机关单位施行的“2015年广东车改新方案”,至今已经满月。媒体记者调查发现,车改推行一个月来,广东省直机关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公务员上班和出行时选择步行、乘坐公交地铁已成普遍现象,在市民中流行的“拼车”和使用APP打车,也已成为省直机关公务员的出行方式。

媒体观点:公车改革毕竟牵涉到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每一个公务员的切身利益,因此在车改细节上还应该考虑得更妥善,一方面不能让车改成了官员按职务和级别分配的福利,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基层公务员工作的实际状况,避免车改加重他们为公务而支出的个人经济负担。通过这种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细致的制度安排,公车改革就一定能收到让各方满意的结果。

《长沙晚报》

大病保险,善政还需严监管

新闻事实: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提出,2015年,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50%以上;年底前,大病保险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群;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意见》还明确要求以发生高额医疗费用作为“大病”的界定标准。当个人自付部分超过一定额度,就可能导致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这个病就是大病”。

媒体观点:要使以医疗费用界定“大病”这一善政真正结出善果,就有赖于相关部门提升医疗费用的监管能力与水平,跟进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提高报销比例和杜绝过度治疗双管齐下,方能让善政不折不扣地施惠于民。

新闻推荐

通江县实现旅游收入18.3亿元

四川经济日报巴中讯(李晓军记者何菊)近日,记者从通江县旅游局了解到,今年1至7月,通江县文化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3亿元。今年以来,通江县大力培育“红色记忆”...

通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通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