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条腿走路 蓝莓园里处处都是“金”
闻讯而来的市民在基地采摘蓝莓。
□张立祥特约通讯员 张超 文/图
在大众创业时代,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减小创业风险,节约创业成本增加创收渠道?或许平昌县驷马镇革新村蓝莓种植园的“掌门人”李成兴的创业故事可以给出答案。
6月18日,笔者来到李成兴的蓝莓种植园里看到,半米高的蓝莓树上,饱满的蓝莓在阳光下泛着蓝光,大棚下串串葡萄粒大饱满如玛瑙。园区工人或给葡萄树疏果套袋,或采摘蓝莓现场装盒,现场一派繁忙。
商机+技术蓝莓园初具规模
种植蓝莓前,来自通江县铁佛镇的李成兴一直在成都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一次山东之行,他与蓝莓结缘。
“回来后我上网一查,发现蓝莓不但营养丰富,还具有不少保健功能,非常符合市场需求。”找到商机的李成兴很兴奋,迅速回到巴中调研市场,发现规模种植蓝莓在巴中还是一片空白。
找到创业项目后,李成兴并没有马上投资,而是先后到攀枝花、山东、贵州等不同地方的蓝莓种植基地考察学习蓝莓种植技术。2013年,学成归来的李成兴首期流转土地200亩,其中用140亩土地规模种植蓝莓,60亩土地种植葡萄。
“蓝莓对土壤的要求很高,PH值在5.4左右最适合蓝莓生长。”李成兴介绍说,由于当地土壤PH值为7.4左右,他又从攀枝花拉回几大车特制的草木灰改善调整土壤的酸碱度。随后,他从山东、贵州等地选购了口感好、品质高的早、中、晚熟三种蓝莓品种,分区域种植。
“蓝莓成熟期不同,采摘期从6月至9月有4个月时间,可以延长新鲜蓝莓市场供应时间。”李成兴说,为提高蓝莓品质,他采用“黄板“捕杀害虫,用稻草或松针覆盖蓝莓根部增加湿度,腐烂后增加土壤肥效。
今年,蓝莓树处于提苗期,但仍有少数蓝莓树挂果。
人脉+网络逐渐打开产品销路
“创业者最怕的是辛苦培育出的产品销售不出去。”李成兴感慨道,蓝莓是高档水果,每斤价格在80元—120元,面对的是中高收入人群。李成兴在房地产行业闯荡多年,积累了不少人脉。
“今年不图赚多少钱,关键是打开商品的销路。”李成兴说,今年首次挂果的蓝莓树能采摘600余斤蓝莓,价值6万余元。他注册了“城兴农业”商标,把才采摘的新鲜蓝莓以半斤一盒的标准用透明塑料盒包装,每盒附带一份蓝莓简介,然后赠送给朋友,或投放到成都、重庆等周边城市水果超市。
目前,已经有一些“回头客”订购蓝莓,这让李成兴增加了信心。
现在,李成兴正着手建立 “城兴农业”蓝莓销售网站,同时借助“巴食巴适”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打开网上线下产品销售渠道。“销路畅通后,蓝莓进入盛产期,年收入可达300万元。”
蓝莓+蔬果
边边角角都是钱
6月10日,种植园区4名工人趁晴朗天气翻晒豌豆。据工人介绍,这些豌豆是从蓝莓种植园里的边角地、田坎上收割的,可算是意外收获。
园区“意外之财”远不止这些。目前蓝莓树还处于培育期,李成兴充分利用边角地种植土豆、大蒜、黄豆、豌豆、西瓜等经济作物。今年小春,基地收获了2000多斤土豆、1000多斤豌豆、300多斤大蒜。“农超对接到县城农贸市场,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李成兴高兴地说。
此外,结合蓝莓喜湿润的生长特点,李成兴还在基地种植了西瓜。大春时节,他还在蓝莓地播种了100多斤黄豆种。“我这是多条腿走路,把园子里所有土地都利用起来,做到寸土都能生金!”
据李成兴介绍,待水果由单一性发展到多样性,他将扩大园区,再流转50亩土地种植草莓,使园区逐步形成以蓝莓为主,草莓、葡萄、西瓜为辅的水果种植体系。
新闻推荐
王志强(右一)正在入户调查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文博文/图“王书记,这笔3万元贷款,我准备用来发展魔芋产业,要是没有你的帮助,贷款搞产业真还不敢想!”10月21日上午,通江县两河口乡青树垭村民吴兴东,...
通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通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