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活 民富 人欢
山风浩荡,林涛阵阵。
深秋的大巴山,红绿交织,层林尽染,如诗似画。位于秦巴山片区核心区域的巴中,林权改革的山风正强劲吹来。
因林而秀,因改而富。近年来,巴中市全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加快林业经济强市发展步伐,以林业产权改革为核心,释放林业发展潜能,让林地、林木资源变资本、活树变活钱、青山变金山。
□庞峰伟 尹勇
[
破题]
一个想法 一片沸腾
一个“早”字,体现出巴中开展林权制度改革的一大特点。“巴中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圆满完成后,目前正在综合配套改革上全面推进。”巴中市林改办主任吴大溶介绍。
旧成绩即新压力,新压力变新起点。林权抵押贷款难、基础设施建设统筹难……这些新问题,让巴中全市上下陷入思索,更考验着巴中林业人。
如何解决林业经营体制不顺、金融支持不足等新问题?如何让“沉睡”的山林资源真正成为巴中林农致富奔小康的本钱?探索再上路:巴中先后完成森林分类经营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继而深入推进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综合改革。“权”生“利”,“利”生“业”。巴中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林业经济强市的意见》,提出全市将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林业经济、林下经济,大力实施核桃、茶叶、林木、林下产业“四百工程”,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培育形成“4+1”林业支柱产业。
好想法,让大巴山沸腾起来——
根据规划,到2015年,巴中力争实现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000元以上;到202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超过250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建成全省林业经济强市和“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确立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目标。
[
规范]
一本证书 一套流程
一直以来,巴中市以近60%的森林覆盖率“林”立于四川。如何唤醒这些沉睡的山林,使其既长叶子又“长票子”?
确权颁证是第一步。
“人、地、证一致,图、表、册相符。”巴中市林业局介绍,确保林权基础可靠,首先要做好确权颁证。目前,巴中集体林地全部颁发林权证,发放到户。共计确权面积922万亩,发放林权证70余万本。
确权把林业资源变成了资产,但如何把资产变资本?“这得靠规范的流程。”巴中市林业局副局长杨震介绍,巴中狠抓规则完善,确保林权交易有章可循。先后制定《巴中市集体林权流转实施办法》、《巴中市集体林权市场交易规则》等相关规章制度,指导和规范全市的林权流转交易。制度出,平台生。通过村(社)信息收集,乡(镇)核查上报,县(区)发布办理,市分段督查,随时更新交易信息的平台诞生。“小打小闹的交易显然难以形成产业优势。”巴中针对性进行资源整合,确保交易规模化。仅汉华(四川)农林有限公司一家就流转林地10.5万亩,投资近亿元,用于林下种养殖业及产品深加工,化解“林产业发展无人投资,基地建设无人管理”瓶颈。
如何确保交易廉洁透明?依法有序,透明有效,巴中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林权交易平台。完善林权评估、抵押贷款等管理办法,规范建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46个。目前,全市林权抵押登记65宗,抵押登记面积28.179万亩,融资4.08亿元,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林农增收。
[
入市]
一个价格 一片市场
“有了基准指导价,我们终于不用担心几百元一亩的林子流转出几十元的低价了!”通江县龙凤场乡环山村村主任刘承仁说,打消他忧虑的是巴中市林业局创新建立的林权流转基准指导价制度。
据悉,这一制度在全国尚无先例。
刘承仁以往的担心不无道理。林地、林木确权后,林农依法享有转让出租、转包、股份等多种流转权利,流转双方可自由协商价格,自主签订合同。但事实上,由于林农对市场信息缺乏了解,参与流转谈判的能力差,流转价格普遍较低,造成“三过”现象:价格过低、期限过长、面积过大。有的流转价格甚至低于1元/亩·年,林农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而有意投资林业发展的企业,也往往难以对不同地方的多块林地进行准确评估,信息不足导致企业在流转林地时也心存顾虑。
价格,成为“权”变“利”的首要门槛。“对此,我们启动试行林权流转基准价,给不同等级林权‘明码标价\’。”巴中市林业局局长向前说,2013年3月,全市五县(区)进行林权流转基准价格调查评估,到今年5月,全面完成试点。
具体做法上,以县(区)为单位,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制定林权基准价,每县(区)确定一个试点乡(镇),对全乡(镇)所有商品林地,按地理位置、立地条件、林木质量、数量、生长期等从好到差的顺序,分为A+、A、B+、B、C、D、E七个林权综合等级。据等级确定基础价格,同时对每个商品林小班完成确价,实现试点乡(镇)商品林小班明确标价。林权基准价作为林权流转和抵押贷款林权价值评估的参考价,实际交易价可在此基础上浮动15%。从而降低评估成本,解决评估难题,有效防止林权流转价格过低。基准指导价也促进林权抵押贷款。“不同等级林权‘明码标价\’,为银行提供有公信力的参考标准,银行贷款时更有谱了。”通江县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部负责人康鹏认为,基准指导价,有利于积极稳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10月下旬,巴中卓轮林业公司以林权抵押,从该信用社贷款1000多万元。
[
跨越]
一座金山 一座青山
机制创新,产业驱动,巴中林权改革正向纵深推进。林区呈现出山活、民富、人欢的新画面。“木板房来泥巴水,出门依靠两条腿;早吃苞谷晚吃薯,一天三顿难对付。”说起往昔的贫穷,环山村村民刘成宽说。环山村2社30岁以上光棍32个;全村863人,每家每年只能从荒山薄土里刨个千把块钱。
林改让变化悄然发生。全村6400亩林地流转给卓轮公司,8400亩荒地荒山则采取折股分红模式搞合作:三年后有收益,村民分红20%。去年,刘成宽夫妻务工收入3.4万元,流转租金加分红2.9万元。2社的光棍们已有一半娶到媳妇。
赤溪乡四营村村民代云花也是感受到“春风”的林农之一。她带头开展林下养殖土鸡,年收入20多万元,带动周边120多户农户发展林下种养殖,养殖面积达到3000多亩,全村年实现收入达到1000余万元。
国有林场也在林权改革中重现活力。“今年光我养的100多只羊,就能净赚六七万!”通江县空山林场职工杨君说,林权改革后,他在椒园子工区新建了一个养殖场,除养羊、牛,还放养鸡苗5000羽。“一年能挣10多万,能赶上过去好几年!”
空山林场副场长张蕾介绍,该林场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职工”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林场职工和周边农户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走出一条林地增值、职工(林农)增收的新路子。目前,林场种植大黄3000余亩,并养殖土鸡、山羊、空山黄牛等,实现总产值500余万元,入社农户及职工人均增收1万元。
林改还激发了林农造林营林的积极性,社会投资造林比重不断提高,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更加坚实。林木、林地实现全面升值,林地流转由林改前的平均不足一元/亩·年提高到现在的几十元/亩·年,有的上百元/亩·年。利益空间的增大,山林资产的盘活,吸引了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和其他主体多元投资造林,企业办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代林业等方兴未艾。
曾经,巴中因连绵的大山给外界留下偏远闭塞的印象。如今,巴中已建成高速公路4条、铁路1条;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高速公路4条、铁路2条、机场1个,汉巴渝快速铁路正式列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三五年内,巴中将形成“米”字形高速公路、“十”字铁路并有通航机场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巴中已经和成都、重庆、西安三大城市形成3小时经济圈,区位劣势得以根本扭转。巴中正成为四川北向东向的开放高地,巴中林业经济强市的步伐将迈得更加坚定有力。
林业经济,正成为巴中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要助推器,使巴中在迈向“西部绿色经济示范区”和“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征程上稳步向前。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家庭林场173个,发展林业龙头企业19家,新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130万亩。去年,巴中林业总产值达到81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463元。
新闻推荐
截至目前,中国农业银行通江县支行各项贷款余额达8亿多元。通过创新金融服务、***,为老区农民增收、全县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近年来,该行以支持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抓手,带动更多农民增收。...
通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通江县这个家。